感染还是定植三板斧搞定

感染还是定植?三板斧搞定!

作者:刘玉岭(医院)

审稿:王世浩

(SIFIC玫瑰园)

感染是临床科室尤其是重症医学科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而对于微生物实验室的细菌培养结果报告,如何准确区分定植还是感染则一直是感染治疗中的难题。如果判断不准确,则不仅会因为抗生素使用不准确而贻误病情,还会因此而诱导细菌耐药。

那定植与感染如何区分呢?看功夫高手教你三招。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定植与感染二者之间的关系:

定植指局部培养出病原微生物,但患者没有表现出感染症状,一般不需要抗感染治疗。

感染则是局部培养出病原微生物,同时伴有感染症状,需要抗感染治疗方可痊愈。

有些微生物最初是定植,条件合适时,会转为感染(条件致病菌)。

二者的关系就像下面这张冰山图:

接下来让我们以痰培养为例来学习如何区分定植与感染。

痰培养是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最常用的方法,痰液是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最常见的标本,但不是下呼吸道感染的最佳标本。特别在培养出条件致病菌时,定植与感染的区分更加困难。病原菌修炼出了迷魂大法,难以发现其真身。但是功夫再高,也怕板斧,就让我们来看看破敌三板斧!

※第一招:痰涂片

痰培养分离到的细菌是否为可能的感染菌,最简单和最直接的证据就是痰涂片。

首先,感染菌会导致白细胞大量增加;

其次,由于感染早期(细菌/真菌)启动非特异性免疫因子,中性粒细胞是最主要的免疫细胞,吞噬和包裹现象是反映细菌与机体免疫系统相关性的最重要信号,观察这一现象有助于区别感染还是定植。

细菌涂片中每一油镜视野细菌数大于20个或占所有细菌的50%以上的优势菌可能为病原菌。

第二招:结合临床表现

要结合“标本涂片、培养及临床表现”,才能判定是定植还是致病菌。

1、痰可分离到的三大类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

公认的病原菌:结核分支杆菌、白喉棒状杆菌、百日咳杆菌

逐渐被认识的CAP病原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

条件致病菌:肠杆菌科细菌、非发酵菌、葡萄球菌等

2、一般痰中分离出的90%以上是条件致病菌,是否致病取决于:

患者的血象,CRP,体温,咳嗽咳痰,肺部啰音等感染症状;

痰涂片镜检见到大量白细胞吞噬或伴行非上呼吸道正常菌群;

痰涂片见到的细菌,培养大量生长。

※第三招:诊断性治疗

针对性抗菌药物之后临床症状减轻(缓解),同时感染部位目标性细菌数减少则为病原菌;

仅有数量减少,而临床症状没有改变,则最大可能为定植菌;

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但持续分离到某菌,则为定植;

当病原学证据与临床不符时,疗效是金标准。

案例分析

案例1:某患者,呼吸道感染,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长期使用,疗效不理想。

痰涂片:大量WBC吞噬G+球菌,偶见G-杆菌,G+球菌与G-杆菌数量约比1。

培养:生长大量铜绿假单胞菌,药敏显示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敏感。

结果分析:G+球菌繁殖速度远不如铜绿假单胞菌,24h培养铜绿假单胞菌可迅速占据平板,竞争抑制G+球菌生长。改用万古霉素治疗,疗效明显。铜绿假单胞菌为定植菌,病原菌是G+球菌。

案例2:某小孩,7岁,咳嗽、咳黄脓痰近1周,使用氨苄西林针无效。

痰涂片:WBC伴大量G-小杆菌

培养:生长流感嗜血杆菌,药敏提示头孢曲松敏感,治疗3天明显好转;后复检痰培养,涂片示标本来自上呼吸道,生长大量鲍曼不动杆菌,此为典型的治疗后上呼吸道菌群失调,停用抗生素,小孩康复良好。

结果分析:鲍曼不动杆菌为定植菌,病原菌是流感嗜血杆菌。

案例3:患者男,84岁,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腹膜透析)、冠心病(冠脉搭桥术后)、脑梗塞、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气管切开术后。长期住院治疗。突发咳嗽咳痰、痰多5天,血压/mmHg,双肺可闻及痰鸣音及湿罗音,胸部CT提示双肺片状阴影,痰培养3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血象未见明显异常。如何抗感染治疗?

结果分析:铜绿假单胞菌为定植菌,不需要抗感染治疗。

正如上图一样,定植与感染临床准确区分比较困难,虽然它们之间有区别,但有时细微之处的不同难以察觉。临床医师正确评价痰培养结果的同时,必须综合考虑痰培养、病人临床表现、临床治疗效果,多积累,多观察,多总结,必然能练就明辨的火眼金睛。本文整理自两篇功夫高手所做的课件,虽不能穷尽两者鉴别之能事,但愿大家能有所收获。最后对分享课件的高手和共享知识的大家,表达我们崇高的敬意。

参考课件:

《痰培养的采集和结果判读》医院ICU

《定植与感染:如何区分》医院重症医学科

[本文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告知]

图文编辑:独白

审稿:高晓东马嘉睿

SIFIC玫瑰园

赞赏

长按







































治白癜风方法
太原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mrc.com/wacs/768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