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评估及处理中国专家共识》()
内容介绍: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的管理目标是达到疾病的总体控制,包括控制疾病的当前症状和降低疾病的未来风险。在未来风险中,哮喘急性发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可对机体产生一系列的危害,并消耗了额外的医疗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是哮喘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因此,预防和减少哮喘的急性发作对提高疾病的总体控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的临床医师在哮喘急性发作的诊断与处理上,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尚存在诸多不规范的地方,严重影响了疾病的救治水平,同时造成治疗成本增加。为更好的规范临床医师对哮喘急性发作的医疗行为,更新疾病诊治观念,提高哮喘急性发作的救治水平,中国哮喘联盟组织国内有关专家,认真讨论,在参照国内外相关指南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重要文献,制订本共识,供广大同道参考。希望对临床诊疗、疾病预防和管理以及开展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2.《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内容介绍:
根据全球支气管哮喘(哮喘)防治创议(GINA)标准定义的哮喘控制水平,年最新报道的我国30个省市城区门诊哮喘患者控制水平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区哮喘患者的症状控制率只有28.5%,总体控制水平尚不理想。哮喘的治疗目标在于达到哮喘症状的控制,减少急性发作和减少肺功能的不可逆损害等风险。要达到哮喘控制的目标,提高哮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为了促进我国哮喘患者自我管理,探索患者自我管理的路径和方法,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基于年GINA和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等文件,结合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经验,制定了适于呼吸专科医生和基层医生临床实践应用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为临床医生指导哮喘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提供参考。
3.《奥马珠单抗治疗过敏性哮喘的中国专家共识》()
内容介绍: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和复杂的病理生理特征。近年来,哮喘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已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年在我国8个省市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4岁以上人群的哮喘患病率为1.2%,其中约2/3为过敏性哮喘。重症哮喘患者中过敏性哮喘的比例高达50%~90%。哮喘的未控制率高达34.5%。中重度哮喘患者对医疗资源的占有远高于轻度患者,且因哮喘死亡的风险也显著升高。
奥马珠单抗(Omalizumab)是重组人源化抗IgE单克隆抗体,是哮喘领域的第一个靶向治疗药物。目前在全球已上市十余年,至今已有13万以上哮喘患者的使用经验。
4.《雾化吸入疗法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内容介绍:
为了规范雾化吸入疗法的临床应用,结合急诊急救专业的特殊性:①急症患者发病突然,疾病进展不可预见;②呼吸系统疾病占比高,有统计显示,我国因呼吸系统疾病急诊就诊的患者占急诊总数的比率接近30%,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喉梗阻、急性呼吸道感染、重症肺炎等,一些因非呼吸系统疾病急诊就诊的患者也可伴呼吸道相关症状或并发症;③儿童及老年人占比高;④急危重症、并发症复杂、病史不清、病因不明的患者占比高;⑤雾化吸入疗法在我国急诊中应用尚不规范,使用率远低于临床要求。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急救专业委员会和北京急诊医学学会邀请全国急诊急救领域专家经多次协商、讨论,共同制定了《雾化吸入疗法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希望能为一线急诊医护人员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进一步提高雾化吸入疗法在急诊的应用水平,以使更多患者获益。
5.《院前急救雾化治疗流程指引》()
内容介绍:
雾化吸入疗法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基础,有驱动动力使得吸入药物能够迅速、顺利进入气道,到达局部作用点并快速起效,具有无创伤、痛苦小以及操作方便、效果显著等优点,符合院前急救快速、方便的原则,尤其适用于因呼吸系统疾病病情危重、使用其他吸入装置存在困难的院前急救患者。
雾化吸入疗法临床用于儿童和成人适应证广泛,疗效明确且不良反应少,包括:哮喘急性发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急性喉梗阻、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呼吸衰竭、吸入性肺损伤、辅助通气、气管插管拔管后等。研究证明,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和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相比,疗效相同,不良反应更少。雾化吸入疗法在院内医疗急诊中已经普及应用,但在院前急救处理中尚未充分开展。为规范院前急救雾化吸入治疗的应用,急诊领域专家多次协商、讨论,共同制定院前急救雾化治疗流程。
、年国内发布的支气管哮喘诊治指南及专家共识
1.《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年版)》要点
2.《物联网辅助雾化吸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3.《重症哮喘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