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要康复出院,离开“战友”王辉了,住院以来与他相处的点点滴滴一下子涌入患者老杨的脑海中。20多天前,已经住院1个多月的医院。他对自己的病情很悲观,入院时已经不抱希望。有一次服药时腹泻不止,他当即表示不再吃药。医院感染二科二病区主任王辉坐到他床边,推心腹置地说:“老杨,你放心,我们肯定能治好你的病,但你得听医生的话,咱们可是‘战友’,联起手来才能打败病毒!”一声“老杨”让患者心头一热,一声“战友”更让他感动不已。他也注意到了,王辉每次查房,都紧握着他的手,拍拍他的肩,说话特别暖心。心被焐热了,信心就上来了。老杨开始积极配合治疗,还主动报名参加新的治疗方案,病情一天天好转。在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王辉眼里,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医患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战友”关系。而患者遭遇病毒攻击时,医生就得冲在最前面。那晚,一位肺气肿患者胸片显示两肺全白,呼吸突然急促,氧饱和度下降至50%。千钧一发之际,身着厚厚防护服的王辉冲到病房,弓着腰为患者戴面罩,启动无创呼吸机。一阵生死抢救,患者生命体征终于恢复正常。“医生要和患者一起战斗。”王辉接诊过一名姓刘的患者,他的肺部CT检查显示两肺60%已经感染,氧饱和度只有78%,高流量吸氧后也未达到最低标准,为新冠肺炎危重型病人,符合转ICU插管条件。但患者极度恐惧和排斥插管,请求采用其他救治方案。王辉仔细分析患者病情,认为他尽管肺炎严重,但基本上没有咳痰,大气道阻塞情况不存在,便决定在确保患者安全的情况下,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但存在“人机对抗”问题,患者呼吸频率与机器配合需要一个适应期。为缩短适应期,王辉就站在床旁边,一边鼓励患者保持镇静,一边深呼吸,让患者跟着自己节奏呼吸,并及时调整无创呼吸机的通气模式和参数。在王辉的带领下,刘先生很快适应了呼吸节奏,氧饱和度逐步上升,脱离了缺氧的危险。感染二科二病区还收治过一对年迈的夫妇。老先生恢复得不错,没几天就达到了出院标准,但他担心老伴病情,不愿意出院。王辉耐心地跟老先生讲解感染风险,劝说他安心去隔离点。老人家出院后,王辉每天把老太太康复的视频发给他,请他放心。在科室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老奶奶很快也痊愈出院了。王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