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气道疾病。据统计,我国40岁以上成人慢阻肺患病率已高达13.7%,总体患病人数接近1亿人,慢阻肺已成为我国居民第三大死因。慢阻肺的知晓率、诊断率、治疗率较低;而发病率、死亡率高,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而慢阻肺其中一个重要的临床表型就是肺气肿(俗称肺大疱),此类表型的患者多以胸闷喘息、活动后气短为主要临床表现,药物治疗效果往往有限。随着病情的进展,“无功能”的肺大疱逐渐变大,压缩了其他相对正常肺组织呼吸运动的空间,肺功能变得越来越差。
慢阻肺患者新希望此次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呼吸内镜团队成功完成的经支气管镜热蒸汽肺减容术,主要适用于治疗中重度且经充分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非均质型肺气肿患者,通过支气管引导向肺气肿叶段注入定量热蒸汽,进而引起局部肺组织结构重塑,达到肺减容及改善肺功能的目的。
经支气管镜热蒸汽肺减容术可经支气管路径对严重病变肺段进行靶向分次治疗,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肺功能,提升患者运动耐量。与其它治疗方式相比,具有微创、治疗精准彻底且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同时保留更多的健康肺组织,为晚期慢阻肺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解决方案。
针对慢阻肺,以往的治疗均以药物治疗为主,在今年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全球倡议组织(GOLD)指南中已明确推荐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技术在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该技术的成功开展为广大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中重度慢阻肺患者带来微创治疗新方案的可能性,可使更多患者临床获益,开启慢阻肺介入治疗新时代。
据悉,第八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呼吸内镜团队在常规进行各项支气管镜检查的同时,陆续开展了硬质支气管镜下气道内肿瘤消融、支架置入术、经超声支气管镜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等介入治疗新技术。
END主管
医院政治工作部
主办
宣传处融媒体中心
来源
第八医学中心
图文
王韧韬周艳艳
刊期
第期
总编:熊 刚主编:张 奎编审:张 密
编辑:储洁雅
校对:陶艳斌
邮箱:jfjzyy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