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仍为元凶,中国慢阻肺负担重2

GOLD报告内容:

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诊断、治疗与预防全球策略》(以下简称GOLD报告)对慢阻肺的定义进行了更新。GOLD报告指出,“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可治疗的疾病,以持续存在的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是由有毒颗粒或气体导致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引起的。”

报告首次将“持续存在的呼吸系统症状”和“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改变“写入定义,突出了当前症状对患者的影响,以及气道和(或)肺实质的病理改变在慢阻肺发生中的重要作用。总体来讲,定义的本质没有变化。虽然删除了炎症的表述,但GOLD报告中仍然强调慢性炎症是导致气道和(或)肺实质的病理改变的重要原因,指出慢性炎症导致肺结构性变化,小气道狭窄和肺实质破坏,导致肺泡与小气道的附着受到破坏,降低肺弹性回缩力,最终体现为气流受限和慢阻肺的临床表现。

此外,对于慢阻肺发病的危险因素,除了宿主因素,报告中仍然强调吸烟、空气污染的严重影响。几项大型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的结果显示,年全球有3.84亿慢阻肺患者,每年约有万患者死亡。而随着发展中国家吸烟率的上升,及高收入国家老龄化加重,未来30年慢阻肺的流行率还会继续上升,并且预计到年,慢阻肺及相关疾病导致的年死亡人数可能会超过万例。

专家点评

从GOLD报告谈慢阻肺与炎症

蔡柏蔷教授

医院

GOLD报告对慢阻肺的定义做了更新。此次定义删除了“增强的慢性炎性反应”的表述,是淡化了“炎症”的重要性吗?

不是。GOLD报告中对肺和气道炎症的叙述基本没有变化,在阐明慢阻肺的病理生理时强调了肺部和全身炎症。明确指出慢阻肺的致病危险因素与基因调控的机体反应的相互作用,导致肺部炎症,而肺部炎症导致肺泡破坏和气道结构的异常。综上可见,GOLD报告对慢阻肺的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和(或)肺实质的病理改变的观点没有改变。通过分析诱导痰白细胞分类计数情况观察气道炎症的类型和程度与肺功能下降的关系的研究显示,诱导痰中性粒细胞炎症水平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下降速度显著相关(r=0.4,P0.01)。同时,有研究指出,小气道白细胞浸润数量与肺气肿评分呈显著正相关,气流受限程度越严重的患者气道炎症水平越高。另外,气道炎症的不断加剧,还会进一步导致全身炎症及气流受限加重,引起慢阻肺急性加重。

中国慢阻肺患者气流受限严重、急性加重频发。一项在全国11家医院进行的多中心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中国慢阻肺患者中GOLD3、4级人群占63.8%,过去1年平均急性加重发生次数为2次。一项意大利研究结果显示,气流受限严重的慢阻肺患者,相较于轻度或无慢阻肺的患者,其小气道CD45+细胞显著增加,淋巴细胞性炎症显著增强。对例手术切除肺组织中的小气道患者进行分析发现,气流受限更为严重的慢阻肺患者,其小气道中性粒细胞性炎症同样也增强。而慢阻肺气道炎症水平和急性加重频率也显著相关。有研究纳入57例中重度慢阻肺患者,分析慢阻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痰中细胞和细胞因子的特征,结果提示,基线痰中细胞因子水平越高的患者,越容易频繁发生急性加重。因此,对中国慢阻肺患者更应该重视炎症的治疗。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炎药物。在细胞中,糖皮质激素通过直接基因组作用、间接基因组作用及非基因组激活作用这3种方式发挥抗炎作用。一项荟萃分析纳入8项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ICS能够显著抑制慢阻肺患者的小气道淋巴细胞性炎症。另一项纳入例患者的荟萃分析指出,ICS能够延缓慢阻肺患者气流受限的进展,抗炎的同时可以改善肺功能。另有研究纳入例中重度慢阻肺患者,接受包含ICS的药物长期治疗,结果与安慰剂相比,可显著减少急性加重、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此外,须注意,应用时应选择肺炎风险更低的ICS。

中国慢阻肺的疾病负担

周建英教授

浙江大医院

GOLD报告对慢阻肺定义进行了更新,保留了“有毒颗粒和气体”的表述,在疾病危险因素中,除了宿主因素,仍继续强调了吸烟、生物燃料、空气污染等环境因素对慢阻肺发病的影响。GOLD报告指出,吸烟是慢阻肺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与有吸烟史的慢阻肺患者相比,非吸烟患者的症状较少,疾病较轻,全身炎症反应也较轻。被动吸烟也会导致呼吸道症状和慢阻肺的发生。另外,有多项研究证实,在通风条件较差的室内燃烧生物性燃料进行取暖或者烹饪而造成室内空气污染是导致慢阻肺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吸烟率高和生物燃料使用率高是中国慢阻肺患病率高的主要原因。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烟草生产量和消费量,吸烟者约占全球吸烟总人口的1/3,每年约有万人死于吸烟相关的疾病。有调查显示,慢阻肺患病率在当前吸烟者中为11.2%,在未吸烟者中仅为5.2%(P0.),并且吸烟总量与慢阻肺患病率间存在量效关系,吸烟量≥45包-年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高达22.6%,显著高于1~14包-年者5.7%(P0.)。该研究还发现,中国农村地区慢阻肺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城市(8.8%对7.8%,P=0.),且与生物燃料暴露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有生物燃料暴露史的患者慢阻肺患病率显著高于从未有暴露史者(9.3%对7.3%,P0.)。此外,近年来在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许多城市,空气污染显著加重,雾霾日急剧增多。一项荟萃分析对空气污染与慢阻肺患病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暴露于高水平空气颗粒物(PM),可使慢阻肺患病率增加11%。由此可见,中国慢阻肺疾病危险因素高,疾病负担重。

GOLD报告中,定义还新增加了“持续存在的呼吸系统症状”的表述,提示临床上应重视有慢性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的患者。一项调查研究显示,中国慢阻肺患者中咳嗽、咳痰为最常见的两种症状,分别占73.6%、68.8%。有研究显示,有慢性咳嗽咳痰症状的慢阻肺患者与无此症状的慢阻肺患者相比,发生频繁急性加重的比例更高(55%对22%),提示对这部分患者,应重视治疗和预防急性加重。GOLD报告推荐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用于有急性加重史的中度至重度慢阻肺患者。ICS/LABA联合治疗较二者单药治疗可更好改善肺功能和健康状态,并减少急性加重(A类证据),是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有效措施。

长按识别下图







































心系山区北京中科医院温情相伴
北京治白癜风的哪家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mrc.com/wahl/824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