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十六大常见急救常识,你知道几个?
关于宝宝急救,最重要的是:预防!宝宝往往没有识别风险的能力,大部分意外都是预防工作没有做好!
01擦伤
擦伤是非常常见的外伤。一般伤势比较轻,伤口较浅,面积较小。如果伤口处特别脏,沾有泥土、沙粒等,可先用清水冲洗,若身边没有自来水,也可以用饮用水清洗。清洗完毕后再涂抹碘伏进行消毒。
最后,用干净的消毒纱布包扎好伤口,小的创口直接贴上创可贴即可。
02烫伤
宝宝意外烫伤,有的宝宝皮肤会出现红色、潮红色,严重者还会出现白色或黑色,出现水疱、组织液流出等现象。建议自备一只烫伤膏,小月龄宝宝涂上烫伤膏后,一刻不要耽误立即送医。
对于3岁以上的宝宝,如果是小面积烫伤,首先、立刻到水龙头下面冲洗(不要使用冰水浸泡),持续20—30分钟至疼痛明显缓解为止。
然后再考虑脱掉(最好是剪开)烫伤处衣物或袜子(如果有拉扯感,建议不要脱,医院再处理)。最后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处,必要时就医处理。
一定不要涂抹酱油、麻油、花生油、牙膏、白糖、面粉、盐!宝宝不是菜!
03扭伤
遵循保护(Protection)、休息(Rest)、冰敷(Icing)、压迫(Compression)、抬高(Elevation)这五大原则。也就是说,当宝宝扭伤,正确的做法是:避免活动,休息一下。
冰敷20分钟,加压包扎减轻肿胀(可以把浸水的弹力绷带放进冷冻室,这样可同时起到冷敷和加压的作用。还可以使用毛巾及海绵橡胶做的垫子来进行加压包扎)。
休息的时候用枕头抬高扭伤的关节(把宝宝的脚抬高到比心脏高的位置)。
04鱼刺卡住
鱼刺一般是细细的,即使卡在喉咙也不会造成气道的完全梗阻,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无效,不需要急救,医院排队挂耳鼻喉科号,耳鼻喉科医生用喉镜、镊子等设备取出就可以了。
注意的是,宝宝卡鱼刺后,不要给宝宝灌醋、馒头、白米饭、油……
05蜂类蜇咬伤
户外游玩时,被各种蜂类咬伤是再常见不过的事。
首先要检查宝宝的伤口处是否残留有毒刺,若有,先将毒刺拔出来,然后用清水冲洗,这样可以稀释毒液,减轻毒液对身体的不良影响。最后用冰袋冰敷,没有冰袋的可以用冰箱里的冰块或冰棍。
如果只有一两处伤口可以自行处理,但是,如果被咬的部位很多,处理后还需要紧急送医,在医院观察。
有的宝宝可能会在咬伤后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例如风团样皮疹、呼吸困难、头晕、冷汗、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征象,危及生命。这种情况应当立即!马上!医院救治。
06呼吸道异物堵塞
这类宝宝可以采用海姆里克急救法:
(1)1岁内宝宝:救护人可以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把宝宝抱起来放在腿上,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
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如果上述操作异物没出来,把宝宝翻过来。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宝宝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很轻柔。重复,直至异物排出。
(2)1岁以上宝宝(包括成人)。施救者一手握拳,拳眼对准伤者上腹部(肚脐以上两横指)另一手抓住拳头,用力快速往后上方冲击,直到异物排出或伤者失去反应。此法适用于清醒的、一岁以上儿童及成人。
注意握拳姿势,拳眼对准伤者上腹部。
对于孕妇或者明显腹部肥胖者,可采用胸部冲击法,位置在胸骨下半部分(见上图)。
07幼儿气管异物急救
气管异物是较常见的儿童意外急症,也是引起5岁以下幼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
婴幼儿牙齿未萌出或萌出不全,咀嚼功能未发育成熟,吞咽功能不完善,气管保护性反射不健全。当异物落入气管后,最突出的症状是剧烈的刺激性呛咳,由于气管或支气管被异物部分阻塞或全部阻塞,出现气急憋气,也可因一侧的支气管阻塞,而另一侧吸入空气较多,形成肺气肿,较大的或棱角小的异物(如大枣)可把大气管阻塞,短时间内即可发生憋喘死亡。还有一种软条状异物(如酸菜条)吸入后刚好跨置于气管分支的嵴上,像跨在马鞍上,虽只引起部分梗阻,却成为长期的气管内刺激物,患儿将长期咳嗽、发烧、甚至导致肺炎、肺脓肿形成,也可以置孩子于死地。
当幼儿出现异物呛入气管的情况时,家长千万别惊慌失措,不要试图用手把异物挖出来,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尽快清除异物:
倒立拍背法对于婴幼儿,家长可立即倒提其两腿,头向下垂,同时轻拍其背部。这样可以通过异物的自身重力和呛咳时胸腔内气体的冲力,迫使异物向外咳出。
推压腹部法可让患儿坐着或站着,救助者站其身后,用两手臂抱住患儿,一手握拳,大拇指向内放在患儿的脐与剑突之间,用另一手掌压住拳头,有节奏地使劲向上向内推压,以促使横膈抬起,压迫肺底让肺内产生一股强大的气流,使之从气管内向外冲出,逼使异物随气流直达口腔,将其排除。
若上述方法无效或情况紧急,医院,医生会根据病情施行气管镜钳取术或做气管切开术。
08小儿眼外伤急救法
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当眼睛受外伤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应急处理。
急救措施
当眼睛受外伤后,绝对不能用自来水洗眼睛,因为自来水不是无菌的,很容易引起细菌感染。应急处理时,处理人自己要把手洗干净,然后用干净纱布盖上眼睛,松松固定。如果用力包扎,压迫刺激伤口会发生感染。
如果有异物刺入眼内,千万不要自己取,要用干净酒杯扣在有异物的眼上,再盖上纱布,用绷带固定去求医,尽量少走路,多乘车。
注意事项
当眼睛发生外伤时,最怕发生细菌感染,一只眼睛感染会引起另一只眼睛的感染,这叫交感性眼炎,是一种危险的症状。医生们把这叫作“同情失明”,有时一夜之间两眼会双双失明。为了避免发生上述症状,即使微小的伤口,医院诊治。
当眼睛受外伤后,医院的途中,尽量不让头的面部特别是眼球转动,走路时应当尽量慢慢地走。
为了防止眼外伤,要教育儿童在平时不要玩弄尖锐的物体,如锥子、剪子、针和骨针等。弹弓和能够弹出石头块的玩具也要禁止儿童玩用。还要教育儿童注意爱护眼睛。在制作玩具和航空模型时,使用剪刀、锥子或用剪刀剪铁丝时,更应注意防止刺伤眼睛。
09儿童踝关节扭伤急救
儿童上体育课时,没有做准备活动而突然跑步或踢球会造成踝关节扭伤。扭伤后的急救方法是:①立即脱下鞋子,举起伤脚。如果足部肿胀无法脱鞋时就用剪刀剪开脱掉。②迅速冷敷。用冷水毛巾或冰袋放在伤部或将伤脚放进盛满冰块的桶内,其效果会更好。千万不要在冷敷前揉擦或按摩,否则会使伤部变大。③固定。冷敷后用弹力绷带扎紧扭伤部位。方法为先在足踝部绕1圈,接着绕至足背和脚底后,绕回足背,再在足踝部多绕一圈扎紧;如果伤部疼痛剧烈,说明有骨折的可能,医院处理。④将伤部抬高,减轻疼痛并保持安静。⑤经过24小时,肿胀和疼痛过后,没有发现骨折征象,可用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以利于血肿及时吸收。
10小儿消化道有异物急救
误吞异物通常见于2-3岁的儿童,因其已会走路,更爱将手中抓的东西,诸如棋子、硬币、小钉子、纽扣、回形针、玩具的小零件等放入口内。一不小心就会吞入胃中。
当家长发现小孩将异物吞下以后,只要当时未发现呛咳、呼吸困难、口唇青紫等窒息缺氧表现,就不必过分紧张,无须相方设法使误吞的异物吐出来,因为催吐有时反而会使异物误吸入气管而发生窒息,尤其儿童更易发生。误吞异物后试图用导泻药使之从肠道迅速排出的方法也是错误的,因为诸如钉子、回行针等带尖、带勾的异物、遇到肠管因药物作用快速蠕动时,很可能钩到肠壁上,甚至引起肠壁穿孔。
在一般情况下,异物进入消化道以后,除了少数带钩、太大或太重的异物外,大多数诸如棋子、硬币、纽扣等异物,都能随胃肠道的蠕动与粪便一起排出体外。为防止异物滞留于消化道,可多给吞入异物的小儿吃些富含维生素是食物,如韭菜、芹菜等,以促进消化道的生理性蠕动,加速异物的排出。多数异物在胃肠道里停留的时间不超过两三天,也有少数经三四周才排出。每次患儿排便时,家长都应仔细检查,直至确认异物已经排出为止。在此期间,患儿一旦出现呕血、腹痛、发烧或排黑色稀便,说明有严重的消化道损伤发生,医院治疗。若经过三四周仍未发现异物排出,医院请医生处理.
如果给小儿测体温时,小儿不慎咬断温度计,将水银吞入,家长不要慌忙给小孩喂牛奶、豆浆或鸡蛋青,使水银和这些食物中的蛋白结合,防止水银被吸收而中毒,而应立即让小孩用清水漱口,清除口内的碎玻璃,只要没有大块碎玻璃被吞下就不会有任何危险。因为水银是一种重金属,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所以根本不会与蛋青、牛奶中的蛋白结合,更不会在胃肠道内被吸收而中毒。只有离子状态的水银可以在肠道内被吸收,误食后可引起中毒。通常情况下,误咽口表内的水银后。少则几小时,多则十几小时,即可从粪便中安然排出。当然,水银在常温下即可挥发成气态汞,被吸入呼吸道后可引起中毒。所以对于散落在地的水银要及时清除,以防吸入中毒。如果患儿吞入钉子、回行针、碎玻璃等尖锐的、带尖带钩的异物,很难象一般异物那样顺利排出,医院检查处置。因为这些异物随时可能钩住或穿透消化道,造成严重的消化道损伤。
11划伤
先用清水或稀释的消毒药水把伤口洗干净,然后止血。如果伤口较深长的话,就要用消毒纱布将伤口及周围包扎住,可以包扎得稍紧一些以止血;对于四肢上出血较多的伤口可以抬高患肢。做完初步的包扎止血措施之后应立即带宝宝去找医生救治。
12宠物咬伤
首先确保宠物已被控制住。用流动水冲洗伤口5分钟,确保从伤口完全冲洗掉动物唾液,用干净的纱布包扎伤口,立即医院。只要皮肤被咬破,哪怕是很小的伤口,也需看医生,注射狂犬疫苗。
13一氧化碳中毒
首先关闭气源,将患儿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场所,注意保暖勿着凉。吸氧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所以需尽快将孩子医院,接受专业治疗。如果呼吸心跳已停止,必须立即行心肺复苏。
14烧伤烫伤
用凉水冲洗患处10-15分钟(婴儿用温水),以降低温度。未粘着的衣物小心地脱下(不要撕扯),以减少皮肤损害。然后用干净的布单或纱布包医院,不要自行涂抹任何药膏,也不要挑破水疱,以免影响进一步治疗。
15溺水
注意清除口腔内的泥沙污物,保证气道畅通。若还有呼吸,则让患儿侧躺,使嘴在脸部下端而方便水流出。如果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即刻施行人工呼吸以及心外按摩。抢救同时联系急救车(拨打),尽快医院实施进一步治疗。切记自己不要想办法把水拍出来,以免肺中的水扩散到其他部位。
16触电
尽快关闭电源,用不导电物(如干燥木棍、竹竿、塑料椅子等)挑开电线或将触电人离开电源。检查呼吸及心跳,心跳呼吸停止的一定要及时做人工呼吸及心外按摩。若手指插入插座而触电,之后手指如果有一红点的话,哪怕宝宝看起来没事了,医院做检查,因为体内存余的电力可能会在24小时内影响心脏正常工作。
医院是您宝宝健康的保护神!
咨询热线,。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