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一)
病程发展(一个轴):吸烟→慢支→COPD→肺动脉高压→肺心病→肺性脑病(5-6分)
1、慢支、COPD、肺气肿、支气管哮喘、ARDS首选检查:肺功能
2、肺心病首选检查:X线
3、肺性脑病首选检查:血气分析COPD病因: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的先决条件:肺动脉高压
最常见原因:COPD
肺性脑病最常见的原因:肺心病
慢性支气管炎
1、慢支最常见的原因:吸烟
2、咳粘液痰:杯状细胞增多咳黄脓痰:纤毛功能下降
3、最常见发作的原因:感染。是所有呼吸系统急性加重期或发作的原因
4、慢支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慢支感染球流感)。
5、病理改变:同COPD早期病变。
(1)早期主要为小气道功能异常,特点:一大一低一增加,即闭合容积大,肺动态顺应性降低,肺的静态顺应性增加。
(2)中后期大气道功能异常,表现1:肺通气功能障碍2:FEV1和最大通气量下降。
6、首选检查:肺功能。最大呼气流速曲线降低,提示小气道病变。
7、慢支诊断标准:咳痰喘,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三妹3M),连续两年以上。
8、治疗:
(1)急性发作:首选抗感染;
(2)痰多不易咳出:可用祛痰剂,如氨溴索。但绝对禁用中枢镇咳剂如可待因,因为会加重呼吸道阻塞,导致病情恶化。
9、补充基础知识点:
(1)慢支早期X线无特异表现。
(2)与慢支发病有关最常见的病毒是鼻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3)小气道指内径<2mm的气道。
(4)潮气量VT,平静呼吸每次吸入或呼出气量,成人约ml。
(5)肺活量VC深吸气末再做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6)残气量RV深呼气末肺内剩余的气量。
(7)功能残气量FRC平静呼气末肺内剩留的气量。
(8)肺总量TLC深吸气后肺内所含的气量。
(9)用力肺活量FVC深吸气后以最大的力量所呼出的气量。
(10)阻塞性通气障碍先表现为FEV1/FVC下降。
(11)肺气肿时TLC增加。
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病程发展(一个轴):吸烟→慢支→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肺心病→肺性脑病(5-6分)
1、年龄55岁以上,咳嗽咳痰反复发作5年以上——COPD
2、肺——COPD;肺+心——肺心病;肺+脑——肺性脑病。
3、发病机制:
(1)炎症机制:使小气管失去支架,导致肺泡弹性回缩力下降。
(2)由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的活化聚集,导致气到、肺实质、肺血管出现慢性炎症。
(3)α1-抗胰蛋白酶有关。与COPD有关,但与我国的COPD无关。
4、病理生理改变。
(1)早期主要为小气道功能异常,特点:一大一低一增加,即闭合容积大,肺动态顺应性降低,肺的静态顺应性增加。
(2)中后期大气道功能异常,表现1:肺通气功能障碍2:FEV1和最大通气量下降。
(3)晚期融合形成肺大疱。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引起II型呼衰。
5、临床表现咳、痰、喘
(1)气短是COPD的标志性症状,看到直接诊断COPD。
(2)中后期体征同肺气肿。COPD不一定都有肺气肿。视诊:桶状胸;触诊:语颤增强:实变、梗死、空洞
语颤减弱:水多、气多、厚了、堵了。叩诊:肺部过清音,心浊音区缩小,肺下界下移;听诊:呼吸音减弱。
6、实验室检查
(1)首选:肺功能。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2)最常用指标:一秒率。肺功能FEV1/FVC<70%。(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也是评价气流受限最常用的指标。
(3)判断严重程度的指标:FEV1预计值
I级(轻度)FEV1≥80%
II级(中度)FEV-80%III级(重度)FEV-50%IV级(极重度)FEV1<30%
(4)肺气肿的诊断依据⑴桶状胸⑵X线两肺透亮度增加⑶RV/TLC(残气量/肺总量)﹥40
﹪。
7、肺功能分级(MMRC分级=呼吸困难问卷)
0级:正常人(没病)。
1级:平地快走
2级:平地快走并需休息。
3级:平地米需休息。
4级:无法日常生活。肺功能程度评估:
I级(轻度)FEV1≥80%
II级(中度)FEV-80%III级(重度)FEV-50%IV级(极重度)FEV1<30%
8、并发症(1)II型呼吸衰竭(2)自发性气胸:突发胸痛及呼吸困难;患侧肺部出现鼓音;
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3)最常见:肺心病。
9、治疗:
稳定期:1、戒烟2、药物治疗支气管扩张剂、祛痰药、糖皮质激素3、目前提倡氧疗,长期家庭氧疗(LTOT):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急性发作期:抗感染。COPD患者使用持续低流量吸氧,浓度一般为28-30%,吸氧浓度公式:21+4x氧流量。如果急性加重伴呼吸功能不全首选无创机械通气。如呼衰进一步加重出现肺性脑病选择有创机械通气。(清醒能合作-无创;昏迷-有创)
最重要的预防:戒烟。
10、补充知识点:1)COPD分型:A型:气肿型(红喘型)老年人,心功能好,无发绀,无水肿
B型:支气管炎性(紫肿型)青年人,有发绀有水肿。
2)COPD发生单纯低氧血症最重要机制就是通气/血流比例失调。3)肺气肿的病理分型:小叶中央型—细支气管扩张,肺泡正常;全小叶型—肺泡管、肺泡囊、肺泡均扩张。
肺动脉高压IPH
1、IPH的(定义)/诊断标准:静息mPAP(肺动脉压力)25mmHg(显性)或运动
mPAP30mmHg(隐性)(静25动30)右心导管术测得。
2、引起肺动脉高压的最常见继发原因是:COPD。
3、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缺氧和肺小动脉痉挛。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1、首发症状:呼吸困难
2、肺A压迫喉返神经出现声嘶:ortner综合征。肺癌病人压迫颈交感神经:horner综合征。
3、IPH治疗:(1)吸氧
拮抗剂、前列腺素、NO吸入、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公告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