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气管切开术后气管狭窄的麻醉管理
转载:麻醉学大查房
中科白癜风医院麻醉科蒋金娣钱燕宁*韩传宝,本文已发表在《麻醉学大查房》2014年第2期上。
摘要
气管狭窄为一种危及生命的病症,可发生于气管切开或气管内插管后。对于大多数麻醉医师而言,气管切开术后气管狭窄的麻醉具有一定的挑战。对于发生气管狭窄患者,维持气道通畅、确保获得最佳氧合和排出二氧化碳是关键。这类患者的麻醉技术选择应该依据狭窄位置、程度和手术需求而定。麻醉诱导前应评估阻塞的部位和程度。麻醉诱导应在患者清醒、保留自主呼吸的前提下进行。麻醉诱导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包括窒息、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等。术前应准备多种型号的气管导管和高频喷射通气设备。术中应积极预防并处理意外并发症。气管狭窄患者的麻醉管理取决于患者的总体情况、治疗情况、医疗资源情况和手术情况。
1.病例介绍
患者男,24岁,53kg。主因“轻度活动后呼吸困难10d”入院。诊断:颈段气管狭窄,气管切开术后。拟行喉狭窄成形术及“T”型管植入术。患者20年前因颈部外伤致呼吸困难行气管切开术。现患者轻度活动即感呼吸困难。动态喉镜检查示:气管切开造口周围瘢痕,气管狭窄。计算机体层摄影(CT)检查示:胸廓入口处气管最狭窄处为5mm。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心率(HR)103次/min。
2.麻醉管理
2.1术前评估
2.1.1实际麻醉术前评估
患者20年前因颈部外伤导致喉部狭窄,行气管切开术后出现拔管困难,于2个月后行喉成型术。现患者轻度活动即感呼吸困难,咳痰较多,其余检查大致正常。参考2006年美国内科医师学会发布的关于非心脏手术围术期肺部并发症(thepulmonarycomplicationsafternoncardiothoracicsurgery,PCANATS)指南,患者围术期发生肺部并发症的风险为中危。患者气道狭窄伴呼吸困难,围术期,尤其是麻醉诱导时,对呼吸道进行充分评估至关重要。
围术期可能发生的风险包括:通气困难、窒息、肺部感染、肺不张、高碳酸血症、肺功能不全、气胸和皮下气肿等。
2.1.2术前评估分析
2.1.2.1为完善术前评估应进行哪些术前检查?
充分的术前检查应包括普通胸片、胸部和喉部CT、肺功能检查、动态喉镜检查;全血细胞计数、肝肾功能电解质检查、血气分析;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必要时可行口咽分泌物培养。
2.1.2.2PCANATS指南围术期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2006年PCANATS指南将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发生肺部并发症的临床危险因素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1],分别如下:
重度危险因素包括: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日常活动受限和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