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语症的定义是“由于神经中枢病损导致抽象信号思维障碍,从而丧失口语、文字的表达和理解能力的临床症候群。”另外国际健康功能与身心障碍分类补充认为失语症概念应该更着重于障碍对于个人的沟通、社交功能、生活品质所造成的影响。
了解了失语症,我们再来看看哪些疾病会让人“失语”呢?失语症的评估最重要的是失语症测验通过不同难易程度的活动或刺激来评估许多的技能(例如:语义词义提取、句法理解)及沟通形式(听说读写、手势动作)(Murray&Chapey,)。
最常用的是西方失语症测验通过口头语言以及书写语言的理解与表达、执行、计算、及构建能力的不同项目的测验分数最后计算出代表严重程度的失语症商数(aphasiaquotient)或者根据相关症状来诊断出失语症的类型。
另外还有计算机辅助评估系统找到病因还不够,如何治疗才是重中之重WHO提出的ICF架构在功能和失能的康复方面让我们更加开阔,对于失语症,我们已经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变成更全面的专业模式。该模式很好的凸显了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包含危险因子、社会支持、病因、遗传学、患者个人能力、环境因子、社交参与的日常习惯爱好等等,最后鼓励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达到全面的参与,使生活品质最佳化。
理论太枯燥,还是一起看看失语症患者的多种治疗手段吧1、“开不了口”——别怕,言语治疗师带你练发音发音诱导训练:属于口语表达训练范畴。治疗师与患者面对面,通过口型的模仿,发声工具的辅助练习,气息的引导训练,诱导患者发单音节,再加以强化,进而实现“单音——双音——字——词——句”的进阶训练模式。发音诱导训练适用于失语症的初期治疗,或失语伴失用的患者,也可在治疗过程中纠正错语时使用,通常在发起始音节时应用广泛。2、“卧床不起”——没关系,早期康复,言语治疗床边一样行床旁言语治疗:属于言语治疗的早期康复,适用于病情刚刚稳定、治疗负荷不宜过大或者不宜到治疗室治疗的患者。可以采用治疗辅具如卡片,或者移动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等。有文献表明ICU脑卒中失语患者尽早建立语言康复训练档案,对患者的言语功能、抑郁程度有积极影响。3、“气管切开”——应对气切患者,说话瓣膜就是这么神奇说话瓣膜是一个佩戴于气管套管口的一个单向通气阀,吸气时瓣膜开放,吸气末期瓣膜自动关闭,使气流经声带呼出气道,由此发声。气切患者佩戴说话瓣膜,结合言语训练,可以让部分患者实现气管套管拔除前后言语沟通能力的无缝对接。4、“内容枯燥,难以坚持”——高科技让训练丰富又有趣计算机辅助治疗:与以往的人工“一对一”训练相比较,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图、义、声、像、动画进行人机交互的言语训练系统,优点多多:①信息量更大、图片丰富、训练方式更多样化,更具有吸引力;
②实时监控患者治疗情况,随时量化评估患者的各项能力;③参考患者的文化程度、生活环境和职业习惯,能够更科学、更客观、更多元化地选择治疗内容、素材和治疗模式;④患者独自面对电脑屏幕,避免受治疗师的表情动作等主观影响;⑤治疗记录贯穿始终,便于病例的统计和整理。5、“躺着也能赢”——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经颅磁刺激(TMS)和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是近10年来快速发展的两项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大量研究表明,TMS和tDCS可根据患者的发病时期、受损程度、残存的可代偿语言神经网络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刺激部位和刺激参数,从而改善患者的言语能力。
6、“中西合璧”——传统中医治疗失语症属中医“喉痹”“瘖痱”“失音”等范畴。心气通于舌,舌才能柔软灵活,语言流利。若心神失养,经脉不通,则失语。中医治疗失语症的康复方法很早就开始了,并且在临床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7、“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家庭参与ICF架构下失语症治疗模式提出了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对于失语症患者以及他们的家人朋友来说,与失语症患者相处是需要心理社会的调适。对此言语治疗师特别提醒家属朋友们,对疾病充分的认识、对患者足够的尊重和耐心,积极配合医的诊疗都非常重要。帮助患者重拾信心,重获幸福感,让爱不难说出来!专家简介
华强,康复医学专业副主任医师,湖北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委,湖北省康复医学会小儿脑瘫学组委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临床康复工作近20年,参加临床科研课题6项,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参编论著2部。主要研究方向为脑卒中的诊断、评价和康复治疗,特别是重症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介入,在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功能障碍(如偏瘫、截瘫、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失语、吞咽障碍等)的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下午、周三上午
就诊地点:医院一楼康复专家门诊室
特需预约-
作者简介
曹瀚元,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管言语治疗师,中共党员。擅长各类吞咽障碍、认知障碍和言语障碍的评估和治疗。曾参加全国首届言语治疗培训班,多次在上海、北京等地交流学习,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