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老汉今年74岁,因为“活动后胸闷、气急一年”医院就诊,肺部CT显示右肺门淋巴结肿大,肺功能报告“通气功能正常”,于是当地医生建议他到我院进一步检查。
我科给患者进行气管镜检查,发现管腔通畅未见新生物,管腔内有粘性分泌物,右肺门淋巴结肿大,行气管镜下淋巴结穿刺术,病理显示纤维素性渗出物内淋巴细胞。
气管镜检查后,患者仍有胸闷感,于是我让患者把当地肺功能报告拿来一看,如下:
大家可以看到,在最下面诊断报告中是“通气功能正常”这样的字样,但我看右上角的区域,有一个黑点落在的位置上是obstructive,翻译过来就是“阻塞性”,也就说明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再看一下右侧中间这张图,可以看到箭头所指的呼气曲线有明显的内凹改变。
再看看报告中具体的数字,用力肺活量(FVC)是2.72L,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是1.37L,一秒率(FEV%)是48.58%,这不就是典型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吗?
患者一秒量虽然有74.9%,按理报告是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但为什么患者有明显胸闷和呼吸困难表现呢?我们再看小气道功能情况:
上面这几个数据我们看后三个最靠右的一排数据,分别只有25.3%,24.6%t和32.4%,表明小气道功能明显下降,患者很早就出现小气道的塌陷,呼气阻力很大,存在明显的气体陷闭。因此这也是患者胸闷和呼吸困难明显的原因。这样的病人需要长期吸入长效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的。
但可惜的是这么明显的肺功能异常,不知为何结论却打成了通气正常,而主管医生却没有自己查看报告,完全依赖所谓的结论。因此呼吸科医生要学会自己看报告,自己分析,和病人临床表现结合得出正确的结论。
来源呼吸科的故事编辑
百灵鸟授权转载及爆料请联络梅斯医学管理员百灵鸟
梅斯医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