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吸异物怎么办千万别慌快用这个方法来急

近日,医院儿科接诊了一位气道异物自救成功后的患儿,来诊前半小时患儿平卧吃药片,造成药片误吸,出现呼吸困难和面部青紫,家长自行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随着药片咳出患儿呼吸困难缓解、面部颜色恢复正常,但咽部肿痛、无法正常发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经雾化治疗后,患儿不适症状缓解。

回忆整个事件经过,我们为孩子的幸运感到高兴的同时,更要为这位母亲点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大大小小的意外事件,如处理及时、方法得当会将损害降到最低,甚至挽救一条生命。

异物吸入为儿科常见凶险性意外伤害事件,常引起各种不同程度呼吸困难,甚至死亡。孩子的看护者应该熟悉异物吸入的急救方法,遇到紧急情况及时处理,同时呼叫,以免因为救治不及时导致孩子大脑缺氧时间过长,造成永久性大脑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1岁以内:“三明治”急救法

第一步:首先要将宝宝翻转为俯卧位(即面部向下),并且要骑跨于妈妈一侧的手臂上,再将宝宝的头部放低于躯干,同时用手稳固握住宝宝的下颌以便于托住头,并要将此前臂放在自己大腿上。

第二步:手掌根拍击婴儿两个肩胛中间位置4-6下。

第三步:将宝宝翻转过来,宝宝头部要低于身体躯干部,一手食指及中指在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连续冲击式按压4-6次,反复进行,直至异物冲出来。

第四步:异物拍出后,要立即将宝宝放成侧卧位,迅速用小手指沿着宝宝口腔低的一侧将异物取出来,防止异物被宝宝二次吸入。禁止用手在嘴里盲扫。

1岁以上:“海姆立克”急救法

第一步:妈妈要站在宝宝背后,双臂环绕于宝宝腰部。宝宝需要弯腰、头部前倾为头低臀高位。

第二步:妈妈双手采用“剪刀、石头、布”的方法,即将一只手握拳,大拇指朝向内部,使拇指侧顶住宝宝腹部正中线肚脐上方2厘米,左手包裹、抱住右手。

第三步:有节奏的快速向内、向上方冲击,连续5~6次。腹部冲击可使宝宝肺受压迫产生气流冲出,很可能将异物冲到口腔里。需要注意每次冲击都应是独立、有力的动作。

第四步:应随时注意异物是否被冲到口腔里,如果有要及时让宝宝侧头,用手取出,没有可再冲击腹部5~6次。需向内上方冲击性压迫腹部。

医院儿科医生提醒各位家长:

异物吸入常常发生于7岁以内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当孩子的大哭、大笑或躺着吃东西时,小儿口中含物容易吸入到气管内引起气道阻塞,导致窒息。做好预防至关重要。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给幼儿吃不宜咀嚼的颗粒状食物;

2.进食时不要逗笑、打骂,以免大哭大笑;

3.进食时安静,不要剧烈运动;

4.婴幼儿活动范围内不要有可以口含的小物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mrc.com/wadzz/1332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