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江南都市报、澎湃新闻
年1月1日,58岁的章新安经诊断确诊为急性左脑出血,需要立即进行开颅手术,对左脑出血点予以止血。但在手术过程中,医院(以下简称"医院")医师竟先将章新安的右颅打开,在未寻找到出血点后才核实CT影像将右颅缝合,又重新手术将章新安的左颅打开。时至今日,章新安仍未苏醒,并且失去了中枢神经调节功能。家属认为是手术过程中院方误开了右颅,才间接导致章新安未苏醒过来,而院方至今未给家属一个说法。
事件:左脑出血手术中被开右颅
据章新安的妻子陈墙花回忆,1月1日早上7时许,章新安像往常一样吃过早饭去散步,刚出门不久,在屋内收拾的她就听到了村民呼救的声音。"他们喊我,说我老公摔倒了。"陈墙花瞬间变得紧张起来,立马将丈夫送去了儿子医院——医院。经医院神经外科医师诊断得知,章新安是左脑基底节出血,需要赶紧开颅止血。根据病程记录显示,"家属同意,遂急诊全麻下左侧基底节区脑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
章新安入院时的查体报告显示,当时他的四肢已无自主活动,右侧肢体偏瘫,颅脑CT提示左侧基底节区出血。同时,章新安还有高血压病(3级),属于高危。
经当时接诊的神经外科医师诊断,章新安需马上手术止血。章民说,在进行术前谈话时,管床医生告诉了他两种方案,一种是传统开颅对血肿进行清除,另一种是采用更先进的微创手法。考虑到家里的经济状况,章民选择了前者。
"手术开始不久,就有人出来跟我说,开错了。"章新民告诉记者,之前父亲的病情诊断及手术前后,自己都在场,医院规培生,对于父亲的病情他格外清楚。目前,他因求学前往汕头大学读研,已于9月离开了医院。
年1月1日,医院出具的两份手术记录。来源:受访者提供本文图片
他怎么也没想到,本该在父亲左脑进行的开颅手术,却在手术过程中变成了开右颅。章新民说,那一天他在手术观察室的等待格外漫长,父亲的手术时长较同类患者长很多。他说自己得知开错颅后,一直隐忍着不敢告诉母亲,怕母亲情绪崩溃,只好自己默默祈祷。
"术前科任医师说问题不大,做了手术清掉淤血就行。"章新民透露,自己在临床学习过程中了解到,像此类开颅手术的确存在高风险,但术前评估都基本稳定,他相信自己的父亲也一定能挺过这场手术。可让他没想到的是,术后第二天,父亲的情况没有好转,病情反而愈演愈烈,脑内出血量相比术前更大。1月2日,章新安再次被推入手术室,进行开颅止血。
这一次,医院请来了医院神经外科教授又一次为章新安进行左侧基底节区脑内血肿清除手术,同时去除左侧额颞顶区骨瓣减压。
年1月2日的手术记录显示,参与第二天手术的人员有医院神经外科教授江志群、此前参与第一日手术的主任医师宋波和景德镇二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廖荣芳。
术后,章新安被送入重症监护室。病程记录显示,宋波曾指示,患者病情仍不平稳,“予告病危”,给予心电监测和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加以抗感染、止血、降颅内压、预防癫痫等支持对症治疗。
接连两次脑部手术后,章新安在重症监护室里躺了十几天,其间还接受了床边局部麻下行气管切开手术加强呼吸道管理和术后行腰椎穿刺释放血性脑脊液治疗,但他一直处于昏迷状态,没有自主意识和活动。
年1月17日,因设备需要,章新安在医院的医院治疗。这一去就是三个多月,直到年4月,章新安才回到景德镇。
患方说法
章民说,在术前谈话中,医生告知了手术可能出现的风险,但对父亲的预后总体上仍是乐观的。“术前医生说问题不大,一般血肿去除,术后一周左右都能醒来的。”章民称,医院实习时也目睹过不少类似的患者,最坏的结果也只是手术造成偏瘫的后遗症,但也能通过后期康复恢复。
章民认为,手术出错造成什么影响,如何赔偿,医院应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他说一年多来,章家人不断向当地卫健委反映情况,得到的回应是“建议调解”。
院方说法
3月17日,医院医政科副科长黄鑫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手术不存在“开错边”,因章新安的脑出血量很大,当日手术在主刀医生评估后进行了双侧开颅,先开右脑是为减免左脑发生“脑膨出”的概率,“如果一定要给出说法和相应的赔偿,需由第三方鉴定机构来评判和决策,医院已经尽了全力”。
3月17日,医院医政科副科长黄鑫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回应称,章新安家属多次向医政科反映质疑手术过程,他们也多次向手术组了解情况。据调查,章新安送医时,脑部出血量已达80ml,属特别危重的情形,为他主刀的刘隆茂医生判断须进行双侧开颅。
针对章民提出为何在术前谈话中并未交代这一手术方案,黄鑫表示,这一环节的沟通确实存在瑕疵,但手术方案本身不存在问题。黄鑫向澎湃新闻透露,执行术前谈话的罗云华医生已因家庭原因辞职离开医院了。
黄鑫在接受采访时还解释了双侧开颅时先开右侧的原因,因章新安左脑基底层出血量较大,先开右脑可减免左脑发生“脑膨出”的概率。
针对章新安目前的康复状况,黄鑫表示,院方已经尽力,并且也积极向杭州、上海的专家咨询过,“确实是病情太严重了,只能恢复到目前的状态”。
对于章家家属提出的三百多万元高额赔偿要求,医院如一定要给出说法和相应的赔偿,需要由第三方鉴定机构来评判和决策。
业内专家看法
对于院方解释,在完整阅读完章新安病例及前述三份手术记录后,有专家认为,医院在去年元旦首次手术时确实误开了右颅,且很快发现并纠正了,“核定头颅CT,确定脑内血肿区域,立即停止手术,请示主任医师”等记录即是证明。
该位专家还补充道,脑血肿清除术在神经外科很普遍,通常是选择血肿距表面最近且避开重要功能区的骨瓣开颅,“肯定是哪边出血开哪边,不会存在左脑出血开右颅的,院方辩称先开右颅以减免发生脑膨出概率的说法并不可靠。”
该位专家还向澎湃新闻指出,目前可见的“手术安全核查表”中仅有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医师的两方签字,手术医师签名栏显示空白,“这意味着安全核查可能没做到位”。
前述业内专家表示,客观地说,错开右颅与章新安的恢复状况未必直接有关,但院方应当直面错误,对相关人员作出相应的处罚。
医殇小编按:
首先我得说,医院说是为了预防脑膨出这个理由不是怎么靠谱,我也比较医院搞错了方向
但是目前患者的这个植物人生存状态到底和这个搞错了方向有没有关系呢?我个人认为即使有应该也不是很大的关系,植物人生存状态主要与患者的脑出血情况比较厉害相关。
儿子是医生应该能懂的,头一次手术手术本身不会造成患者的植物生存状态,第一次开错了地方唯一就是浪费了救治的时间,这个时间不长的话对预后影响也不大的。对患者预后有影响的因素,主要是与疾病本身相关。
对于患者儿子所说术前谈话轻描淡写的说法,我不是很认可,介于目前国内紧张的医患环境,神经外科医师不大可能会如此沟通。另外家属这个w的赔偿要医院愿意去承担的部分,所以造成调解不成。
医院对该事件中的错误应该负担起该负的责任,但同时家属也需要摈弃不切实际的要求,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双方和解,实在不行赶紧鉴定,反正业内的鉴定通常会照顾点患方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