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情况下徒手开放气道方法综述

紧急情况下徒手开放气道急救方法综述

孟洪德

开放气道一般指保持声门以上的上呼吸道通畅,正常情况下气道是通畅无阻的,但在特殊状态下,比如睡眠(特别是肥胖病人)、昏迷、醉酒、麻醉等,呼吸道可能出现梗阻。呼吸道出现梗阻后,就需要采取急救措施开放气道保持通畅。在很多教科书和科普文章中,对紧急情况下徒手开放气道急救方法的种类说法不一,有的说两种,有的说三种,那究竟是几种方法,具体操作方法又是怎样的,笔者为此进行了认真学习,并总结为此篇紧急情况下徒手开放气道急救方法综述,以飨各位同仁和读者。

1.徒手开放气道的概念。

徒手开放气道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不使用或者没有开放气道的医疗设备器械的情况下,以徒手的急救方法打开气道,解除患者舌根后坠造成的上呼吸道气道的梗阻,保持声门以上的上呼吸道通畅的急救方法。

2.徒手开放气道的意义。

徒手开放气道是保持患者气道通畅从而保障患者在呼吸时的氧气供应,是实施人工通气的前提条件,是早期心肺复苏的首要步骤和重要环节。保持气道的开放是维持呼吸通畅、吸氧、辅助和控制呼吸的前提,开放气道是急救的基本技术之一。

3.紧急人工气道的分类。

3.1.紧急人工气道技术大致可分为确定性和非确定性。所谓确定性指能保证可靠的有效的通气并适宜长时间使用,而非确定性则相反,但往往非确定性人工气道技术操作简便,易于被广泛掌握。

3.2.常用的非确定性人工气道开放的技术。包括五项技术:.一是徒手开放气道;二是鼻咽口咽通气管;三是面罩加简易呼吸器;四是喉罩人工气道;五是气管食管联合插管(ETC)。

3.3.常见确定性紧急人工气道开放技术。包括两项技术:一是气管内插管技术;二是环甲膜切开术。

3.4.徒手开放气道属于常用的非确定性人工气道开放的技术。

4.患者发生气道阻塞的原因。

患者为什么会发生上呼吸道气道阻塞,这与患者呼吸道的结构和特点有关。

4.1.呼吸道的结构。

呼吸系统(respiratorysystem)由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组成。呼吸道是传送气体的管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各级支气管。临床上通常把鼻、咽、喉称上呼吸道,把气管、主支气管及肺内的各级支气管称下呼吸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由肺实质(支气管树和肺泡)及肺间质(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淋巴结和神经等)组成。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执行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不断地吸入外界的新鲜空气,呼出体内的二氧化碳,以保证人体的新陈代谢顺利进行。

4.2.上呼吸道的结构特点。

鼻、咽、喉称上呼吸道。其结构特点是:一是气道不规则;二是结构变异大;三是与消化道共同入口;四是软组织多,血管丰富。见下图。

4.3.上呼吸道发生阻塞的原因。

上呼吸道发生阻塞的原因除了外接因素和致病因素外,主要是舌后坠造成的。正常情况下气道是通畅无阻的;睡眠状态下(特别是肥胖病人)、昏迷、醉酒、麻醉等情况下呼吸道可能出现梗阻。舌后坠是指人在仰卧的体位时,受重力的影响,在意识水平下降,口腔底部起支持作用的肌肉失去了张力,舌体向后下坠,阻塞口咽部的气道,引起窒息。舌后坠是导致上呼吸道气道阻塞的最为常见的原因。较异物阻塞和喉头水肿更为常见。见下图。

5.紧急情况下徒手开放气道急救方法。

紧急情况下徒手开放气道方法的很多教科书和科普文章,说法不一,有的说是两种、有的说是三种、有的说是四种。笔者查阅了大量急救教材、急救书籍和论文,根据笔者的总结归纳,截止目前,紧急情况下徒手开放气道方法共计四种方法:一是仰头举颏法(仰头提颏法、压面抬颏法、仰头抬颏法);二是双手抬颌法(托下颌法、仰面抬颌法);三是仰头抬颈法;四是肩下垫枕法。

5.1.仰头举颏法(仰头提颏法、压面抬颏法、仰头抬颏法)法。

名称未统一,叫法较多,也称为仰头提颏法、压面抬颏法、仰头抬颏法。

仰头举颏法(仰头提颏法、压面抬颏法、仰头抬颏法),抢救者将一手掌小鱼际(小拇指侧)置于患者前额,下压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靠近颏部的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前抬起,帮助头部后仰,气道开放。必要时拇指可轻牵下唇,使口微微张开。注意:这个方法不适合于有可疑头部损伤或颈椎损伤的患者。

5.1.1.仰头举颏法(仰头提颏法、压面抬颏法、仰头抬颏法)的嗅花位。

仰头提颏法外观效果用一种特别形象的说法就是嗅花位,病人的头肩处于同一平面而颈部向上向前如同去闻一朵芳香的鲜花一样。

5.1.2.仰头举颏法(仰头提颏法、压面抬颏法、仰头抬颏法)操作注意事项。

第一食指和中指尖不要深压颏下软组织,以免阻塞气道。

第二不能过度上举下颏,以免口腔闭合。

第三头部后仰的程度是以下颌角与耳垂间连线与地面垂直为正确位置,呈九十度。

第四口腔内有异物或呕吐物,应立即将其清除,但不可占用过多时间。

第五开放气道要在3至5秒钟内完成,而且如果是在心肺复苏全过程中,自始至终要保持气道通畅。

第六如果仰头举颏法(仰头提颏法)气道的开放效果不好,通常会使用双手抬颌法(托下颌法、仰面抬颌法)法。

5.2.双手抬颌法,也称为托下颌法、仰面抬颌法。

双手抬颌法(托下颌法、仰面抬颌法)操作:病人仰卧,抢救者站在或跪在患者的头部,抢救者用双手拇指分别放在患者左右额骨上,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放在患者两侧下颌角处。将下颌向前上方托起,使头后仰,下颌骨前移,即可打开气道。如下图所示。

5.2.1.双手抬颌法(托下颌法、仰面抬颌法)操作要领。手法操作的关键抬下颌方式不是抬下巴,而是用手指放在下颌骨下颌下角后方,用力向前向上推动下颌角,带动颞下颌关节向前运动。

5.2.2.达到的效果是下颌骨(下巴)向上前方移动,下唇齿位于上唇次的前方(反咬合关系,俗称“地包天”,如下图)。

5.2.3.此法适用怀疑有头部损伤或颈部损伤的患者,以下颌上提为主,不能将病人头部后仰及左右转动。注意,颈部有外伤者只能采用双手抬颌法开放气道。不宜采用仰头举颏法和仰头抬颈法,以避免进一步脊髓损伤。

5.2.4.如果仰头提颏法气道的开放效果不好,通常会使用双手抬颌法(托下颌法、仰面抬颌法)。它能更好的使后坠的舌根向前移动,也是麻醉医生常用的必会操作技能之一。

5.3.仰头抬颈法。

病人仰卧,抢救者位于患者肩部。一手置于患者前额,将其头部向后下方推,另一只手置于患者颈后,将颈部上抬,使其头部后伸,从而开放气道。注意:这个方法不适合于有可疑头部损伤或颈椎损伤的患者。

5.4.肩下垫枕法。

5.4.1.操作方法。

肩下垫枕方法,是将枕头或同类物品置于仰卧患者的双肩下,重力作用使患者头部自然后仰,头部与躯干的交角应小于度,从而拉直下附的舌咽部肌肉,使呼吸道通畅。达到患者外耳道与肩上部在同一水平面。

5.4.2.在儿童、婴儿急救时应用较多。家庭急救时可以在后颈部和肩部垫上薄枕,头部轻轻下压后仰,同样可以开放气道。

(婴儿舌后坠阻塞气道)

(在婴儿肩部垫上薄枕开放气道)

6.头部后仰的角度。

在紧急情况下徒手开放气道时,要求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和地平面的成角,对于成人、儿童和婴儿其角度是不一样的,或者说头部后仰的角度是不一样的。第一成人要求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和地平面成九十度(90°)或者说成人头部后仰九十度(90°)。第二儿童要求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和地平面成六十度(60°)或者说儿童头部后仰六十度(60°)。第三婴儿要求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和地平面成三十度(30°)或者说婴儿头部后仰三十度(30°)。

6.1.成人成九十度(90°)。

成人要求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和地平面成九十度(90°)或者说成人头部后仰九十度(90°)。见下图。

6.2.儿童成六十度(60°)。

儿童要求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和地平面成六十度(60°)或者说儿童头部后仰六十度(60°)。

6.3.婴儿成三十度(30°),肩下垫枕即可。

婴儿要求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和地平面成三十度(30°)或者说婴儿头部后仰三十度(30°)。

7.徒手开放气道急救原理。

患者意识丧失,下巴,脖子和舌头的肌肉无力,舌后坠,会厌舌和会厌下降,崩溃的咽部气道阻塞,产生“阀门”效应。吸气压力为阴性的患者,舌头和会厌成为关闭阀,引起气道阻塞。在急危重症的抢救过程中,能否有效的维持患者的呼吸和循环至关重要,因此在紧急情况下要开放患者气道,为进一步救护创造条件。开放气道就是要建立有效的人工气道,其目的是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患者有足够的通气和充分的气体交换,同时也能对气道进行保护,防止误吸和气道梗阻。

8.徒手开放气道适用范围。

8.1.非专业急救者一般采用仰头举颏法(仰头提颏法、压面抬颏法、仰头抬颏法)。

8.2.无证据表明患者有头部损伤或颈部损伤时,专业救护者可用仰头举颏法(仰头提颏法、压面抬颏法、仰头抬颏法)。

8.3.怀疑头部损伤、颈部损伤、脊髓损伤的患者,用双手抬颌法(托下颌法、仰面抬颌法、双手推举下颌法),若双手抬颌法(托下颌法、仰面抬颌法、双手推举下颌法)未能成功,应用仰头举颏法(仰头提颏法、压面抬颏法、仰头抬颏法)。

8.4.在心肺复苏(CPR)中,如果双手抬颌法(托下颌法、仰面抬颌法、双手推举下颌法)不能打开时,用仰头举颏法。

8.5.肩下垫枕方法,在儿童、婴儿急救时应用较多。成人在家庭急救时可以在后颈部和肩部垫上薄枕,头部轻轻下压后仰,同样可以开放气道。

9.参考文献。

9.1.金士翱,马自成主编.麻醉临床指南.北京:科学出版社。

9.2.邓贵锋,田彬.困难气管管理策略.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9.3.管军,杨兴易.危重病人紧急人工气道的建立.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9.4.美国AHA拯救心脏教材。

9.5.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9.6.蔺玉霞,刘雪梅,肖伟.人工气道管理的临床应用与进展.中国全科医学。

9.7.刘俊杰,赵俊主编.现代麻醉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年3月14日星期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mrc.com/ways/1098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