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岁末,我们再创奇迹,为一例直背综合征合并重度气管狭窄的患者实施了胸壁矫形手术。术中采用最先进的数字材料对前胸壁做矫形,获得满意效果。此手术的实施,开辟了直背综合征手术治疗的先河,为更多患者得到治疗奠定了基础。今天我们为一例直背综合征合并重度气管狭窄的患者实施了胸壁矫形手术。术中采用数字材料对前胸壁做矫形,获得满意效果。今天的患者为29岁,女性,自幼发现直背综合征,近两年出现呼吸不适,进行性加重,每天早上剧烈咳嗽咳痰,呼吸困难。2月前,患者症状加重,到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就诊,经检查发现升主动脉增粗,气管明显受压,气道严重缩窄。经充分准备,中心人员为患者实施气管支架植入术,但由于气管受压严重,支架植入无法完成。考虑到升主动脉增粗,怀疑“马凡综合征”,该院心脏外科医生会诊后,认为升主动脉增粗的程度尚未达到马凡综合征的标准。经全院讨论,认为气管严重受压的根本原因在于直背综合征,建议转我院手术治疗。患者于近日转入我院,经充分术前准备,今天上午实施手术。术前查体:前胸壁外观正常。胸椎正常生理弯曲消失,整体平直,上段稍前突。影像学检查胸椎稍前突,与前胸壁之间距离缩短,升主动脉增粗,气管明显受压,主动脉弓起始部背侧部分气管受压最严重。
(正常人脊柱的生理弯曲,胸椎向背侧稍突出)
(此患者的胸椎生理弯曲消失)
(胸椎与前胸壁间距离缩小,气管明显受压)
(直背综合征,胸椎轻度前突)
(胸椎生理弯曲消失,心脏、大血管、气管位于胸骨后一个狭小的空间中)
(气管明显受压,局部呈现缺损影)
(前胸壁拟切除的部位)
(三维模型模拟手术切除部位)
(根据患者胸壁数据制作的数字材料)
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诊断为:直背综合征,气管重度狭窄。患者诊断明确,有明确手术指征。经充分术前准备,今天上午在全麻下实施手术治疗。平卧位,前胸壁正中切口。显露前胸壁骨性结构。切除上半胸骨及左右第1、2肋软骨。术中见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心脏紧贴胸骨,胸腺明显增生。切除胸腺,于心包反折处显露升主动脉,升主动脉过悬吊带,以数字材料修复前胸壁。材料置于骨性结构表面。此时材料与升主动脉之间有约2cm的间距。收紧升主动脉悬吊带,以手指探查气管没有任何挤压。气道压力明显降低,由之前的23降到12。以纤维膜覆盖数字材料,双侧胸腔及术野放置引流管,逐层关闭切口,手术结束。整个术中操作顺利,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患者胸腺组织明显增生,占据了前纵隔巨大空间,术中将其完整切除)
(于心包反折处切开心包,显露升主动脉)
(绕升主动脉过悬吊带)
(以数字材料修复前胸壁,收紧升主动脉悬吊带)
(数字材料表面放置纤维膜并妥善固定)
(手术结束,两侧胸腔及术野放置引流)直背综合征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脊柱畸形,主要危害是压迫纵隔结构,导致心脏和呼吸方面的病变。一般情况下,症状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消除。此患者胸椎稍前突,胸椎与前胸壁之间间隙缩窄,气管严重受压。由于保守治疗无效,因此必须手术。此患者气管受压来自两方面因素:一个是脊柱,一个是前胸壁。要想使压迫消除,必须增大纵隔的空间。具体方法有两个:一个是使脊柱向背侧移位,另一个是使前胸壁向前移位。胸椎极其强大,改变其形状几乎没有可能,较简单的方法是使前胸壁向前移动。由于狭窄部位位于上纵隔,此处前胸壁相对较窄,要想通过微创手段使前胸壁前移没有可能。因此,要想增加纵隔空间,必须进行胸廓的整体塑形。为了达到增加上纵隔空间的目的,我们先将前胸壁部分结构切除,然后用数字材料做塑形,由此使前胸壁整体前移,增大纵隔空间,最终使气管压迫得以解除。此患者胸腺明显增大,升主动脉较粗。为了避免胸腺和升主动脉固有张力形成的挤压,我们将胸腺彻底切除,并将升主动脉悬吊于前胸壁修复材料上。经过如此操作,使气管的压迫彻底解除,从而获得最佳的手术效果。直背综合征常有明显症状,患者非常痛苦,必须进行治疗。但以往均以保守方法完成治疗,国内外文献中均无手术治疗的报道。今天我们完成的手术为全球该疾病手术治疗的首例。我们的经验表明,我们的方法是治疗直背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利用该技术为更多的患者服务。(王文林,医院胸壁外科主任,oshi)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