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昭扬教授围术期精细化气道管理

白癜风症状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29/5885336.html

气道管理作为加速康复外科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每一位参与患者围术期管理成员不可回避的难题,也是临床麻醉安全的最大威胁之一。临床安全气道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是百战百胜,而是防患于未然。围绕围术期精细化气道管理话题,《麻醉·眼界》杂志特邀大连医院肖昭扬教授参与访谈,深入探讨常见的临床气道管理争议和思考。

受邀专家

肖昭扬教授

大连医院

随着可视设备和气道工具的更新迭代,目前临床气道管理还存在哪些困难?为什么要强调精细化的气道管理?肖昭扬教授:“从时间、空间角度而言,气道管理涉及的围术期环节众多、解剖范围广泛,临床上亟需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精细化的气道管理。”

可视设备对于气道建立尤其是困难气道而言,带来了很多便利及保障,但是建立气道仅仅是气道管理的一部分。从时间角度来看,临床气道管理还包括术前评估、气道准备、术中气道管理、术毕拔管以及术后气道管理等,而从空间的角度来看,气道管理不仅仅局限于气管,还涉及到口咽部、喉头、声带、气道黏膜、细支气管、肺泡等解剖部位。因此,临床上亟需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精细化的气道管理,充分掌握其病情、改善预后。

精细化气道管理主要包括哪些环节?对于围术期的气道管理,患者术前危险因素及其评定标准是什么?哪些属于高危患者?肖昭扬教授:“精细化气道管理主要包括气道评估、气道建立、气道湿化管理、气管导管套囊压力管理、气道吸引、反流误吸防治、呼吸回路消毒处理等环节。”

精细化气道管理主要包括气道评估、气道建立整体流程(特别是未预料的困难气道)、气道湿化管理、气管导管套囊压力管理、气道吸引、反流误吸防治、呼吸回路消毒处理等多个环节。

/术前评估及气道管理/

从整体而言,麻醉科医师首先需要通过患者术式、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等充分了解患者的整体生理状况,其次要明确患者气道评估、肺功能评估结果,通过张口度、颈部活动度、甲颏距离等判断其是否有困难气道。在术前评估当中,我们尤其需要注意年龄70岁、既往有长期吸烟史的患者,以及合并肺部疾患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高反应性患者,以上患者在插管过程中,更容易发生气道痉挛等并发症。患者体重指数过大也是气道管理的危险因素。

除此以外,麻醉科医师还需要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mrc.com/ways/1286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