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法不外乎:现代药物、中草药、文化类修炼自愈,前两种是使用药物,大家好理解,后面的文化类修炼自愈,或者叫:睡功、睡眠养生功夫,很多人就有些迷茫了……
修炼康复,知者稀缺为什么要去修炼养生睡功呢?
很多爱好者的说法是“是药三分毒,想要绿色环保无污染的那种康复”,很有一些道理,还有一些更有文化的朋友会说:“先天真炁自愈,比后天医药外因更治病根,药物受外部经济、市场环境、物质质量等诸多因素制约,先天真炁就在我们自己的身体内部,天天跟着我们随叫随到多方便……”
其实,也不用这么极端,能练好的就练好算了,不能练好的,就借助些现代科学医学,也是可以的,这叫:内外兼修。
科技能帮助我们有发展再回到“老人觉少”这个话题吧,当然不能离开《黄帝内经》的知识,原文这样写着:老者之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暝。
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大意就是:老年人的血份已经衰败,肌肉枯萎后引发气道阻塞,五脏之气不再平和而是“互斗”,营气衰弱导致卫气内陷干扰五脏之气,所以老年人才会出现白天没精气神,晚上睡不了觉的现象。
《黄帝内经》常常可以给出治病根指导既然“老人觉少”的原因找到了,只需要针对这些原因找到精准的对付办法,就能克服或者减缓老年人睡眠不足甚至睡眠障碍之类的问题,下面是五点应对办法:
一、预防或减缓血份衰败
人既属乎气血,长生久视当然不能离开血份的养生,根据“髓生血”的原理,预防或减缓血份衰败,要从生养精髓、养肝肾入手,方法有顺应自然时间作息、饮食清淡、锻炼相关部位、修炼内丹睡功、常吃长寿菜、调整环境条件(古称:堪舆)等等,其中睡功的修炼针对性比较强,这里有详细些的专栏介绍:
二、预防和减缓肌肉萎缩
老年人肌肉萎缩,其原因实际上还是气血衰败引起的,根据“阳化气、阴成形”的原理,肌肉属于“形”,所以看成是阴、血生成的,其实就是练好肝脾之气,老年肌肉萎缩问题就会缓解、减轻,“脾统血”、“肝藏血”的关键词暗含了修炼办法,早起舒缓活动有利于升阳气运化生血活血,充足的躺卧休息有利于肝藏血。
正确的运动和休息让形体不易衰老这里还有一个问题要注意,肌肉萎缩与肌肉紧致要区分开来,肌肉萎缩是衰败藏相,肌肉紧致是结实的藏相,前者萎靡不振,后者精气神健旺。
三、疏通经络
疏通经络很容易理解,一般的朋友都知道,那些舒缓一些的运动都有利于疏通经络,很多老年人腿也弯了、背也驼了,萎缩成一团像个虾米肯定是经络不通的,根据“温则通,寒则凝”的原理,阳气升起来,经络一疏通,自然就解决了,睡眠障碍的解决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四、调和五龙、五气
老年人由于五脏之气失衡,容易产生互相克制、搏斗一类的自伐现象的,调和五脏之气成为了当前要事,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中提及到“盛神法五龙”的理念和办法,详细介绍在这里:
鬼谷子的养生经:本经阴符七术(一)法五龙而“盛神”五、平衡营卫真气
人体的内在营气,负责输送营养的,外在卫气负责护卫抵抗的,类似于肉眼不能看见的乌龟的龟甲、武士的铠甲,两者健旺平衡才能安宁强壮,老年人常常会出现卫气正常而营气衰弱凹陷状况,于是,人体卫气多余的部分,自动进入体内来“填补”内在的营气亏虚,老人们就出现了夜晚睡不着、白天没精神的现象,这里有改善睡眠的详细介绍:
庄子、孙思邈、陈抟作品透露哪些睡眠功夫?六点干货解决办法是养营气,宋朝大文豪苏轼,老年时在《问养生帖》中提及到“曰和、曰安”一句,意思是老年人要平和、安宁才能有利于营气的生养,再就是要注意精微营养物质充足、内部脏腑的疏通,让营气基础牢固、运行顺畅,得以与外在的卫气平衡,从而间接地改善睡眠。
睡眠障碍是根源,如果能修炼解决了,睡眠不足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