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医师节丨麻醉医生无影灯下的幕后英

-08-:22

浙江新闻客户端

见习记者沈听雨通讯员张颖颖

“麻醉科医生保命,外科医生治病。”手术台前,无影灯下,是麻醉科医生为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守护手术顺利进行。

不过,在大多数人的眼中,麻醉科医生是神秘的。他们早出晚归,工作环境密闭。许多人甚至连他们的家属都误认为,麻醉就是“打一针,睡一觉。”殊不知,麻醉远非如此简单。营造安全、舒适的“睡觉”环境背后,是麻醉科医生们全方位的监测、细心的呵护。

近日,记者走进浙大医学院附医院(医院),在麻醉科主任孙建良的带领下,走进麻醉科医生们工作的手术室,得以一窥这神秘面纱下的麻醉样貌,认识这群无影灯下的生命守护者。

“只打一针”的工作?不存在的

早晨7点50分,医院麻醉科的工作人员就已经全部到位,这是他们的早交班时间。今天有哪些手术?做手术的医生是谁?手术需要注意什么?重点病人的情况如何?麻醉方案怎么制定?这些问题,都要在交班时间讨论完成。

时间指向8点15分,此时麻醉科医生们开始分赴至手术室、苏醒恢复室,及手术室外的内镜中心、支气管镜中心等各个麻醉点早早做准备。孙建良告诉记者:“麻醉设备、监护设备及药物的安全性都要提前检查,还要根据每个不同的手术病人制定麻醉方案,准备麻醉器具。”

8点30分,麻醉科医生要与手术医生、护理组三方核查病人的姓名、床号、手术部位等信息,确保万无一失。至此,他们才开始进入术前麻醉工作。

“不要紧张,别怕。”手术室内,一名麻醉科医生正轻声安慰一位要做中耳手术的女性患者。这是一位需要全麻的病人,只见麻醉科医生熟练地将几种组合药物,依次注入病人静脉内,又做了气管插管。“麻醉药都是组合药物,一般分为镇静、镇痛、肌松、不良神经反射抑制四种。”孙建良解释道。

“眼膜给她贴一下。”孙建良又提醒道:“患者被麻醉后,不会眨眼睛,这是为了防止术中角膜意外损伤。”此外,记者发现,麻醉科医生还会给患者实行皮肤保护等各项措施。

手术开始,麻醉科医生仍需在一旁全神贯注地监护。她面前的监护仪上,正显示着患者的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等各种数据。不论手术时间有多长,麻醉科医生都要全程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调整其输血、输液、保温等情况,为手术医生提供良好的手术环境,为患者打造安全舒适的生命结界。

遇到重大手术或手术中突发大出血等情况,麻醉科医生更是要积极为病人输血输液,使用各种血管活性药物维持病人生命体征的平稳,以及积极纠正病人内环境的紊乱。一场急救下来,可能已是汗流浃背。

“整个手术过程中,我们的神经都是高度紧绷的。”孙建良告诉记者:“一场三四个小时的手术下来,就会觉得很疲惫。”

两小时后,手术结束,麻醉科医生的工作却还在继续。患者被送入苏醒恢复室,接上呼吸机,而麻醉科医生则要继续监测她的各项数据指标,直至其完全苏醒。

此时,正好有一位术后病人逐渐苏醒。“睁开眼睛,有没有感觉,没事了。”“我要拔管了。”“手动一动,眼睛再睁开点。”只见麻醉科医生边检查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边轻声对患者说道。

其实,全麻手术结束后的半小时至一小时内,麻醉并未终止,镇痛、肌松、神经阻滞等药效尚未消失,很容易发生气道阻塞、通气不足等并发症。数据显示,通过麻醉科医生的精心监护,将大大减少术后因并发症而死亡的患者。

孙建良把手术的全麻过程,比喻成飞机的起落。手术前的麻醉诱导和插管是起飞,术中的监测维持是飞行,术后的苏醒恢复则是降落。“麻醉科医生要全程监护,保证飞机安全起落、平稳飞行。”

“麻醉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艺术”

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哪怕是再小的手术,都存在麻醉的风险。孙建良告诉记者:“在年龄、性别、胖瘦、有无过敏史等各种因素影响下,麻醉对于每个人的风险都是不确定的。”

因此,他常说:“麻醉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艺术。”艺术具有的不可预测性,在麻醉上同样适用。

为了尽可能规避麻醉带来的风险,麻醉科医生至少需要提前一天,了解手术患者的各项情况。最近身体状况如何?心里感到焦虑么?血糖血压高不高?同时,他们还需要提醒第二天手术的病人,戒烟、戒酒、禁食,并及时了解患者对疼痛的心理耐受度,及时做好科普和心理疏导。

如今,医院的麻醉相关死亡率已经低于十五万分之一,这都得益于麻醉科医生们一直秉持着“一切以病人的安危为主”的工作信条。

“跪着麻醉、抱着病人穿刺麻醉这些行为,在我们看来是非常普遍的。”孙建良说:“我们每年要做近2万例的手术麻醉,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插曲。一旦发生无法在正常体位下进行操作的情况,只能靠医生来‘适应’患者,那也是毫不犹豫就上了,这都是职业中自然养成的习惯。”

曾经,孙建良就为一名手术患者,跪下实施麻醉近20分钟。据悉,那位患者曾做过喉癌和舌癌手术,又医院手术时气管插管失败,被迫紧急气管切开。这期间,还有颈部多次放疗史,因此,声门又小又僵硬。

为了减少患者痛苦,少切一次气管,孙建良想办法要经口正常径路插入。最终,在保留自主呼吸,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利用可视化插管工具,经过数次努力,顺利经口置入6.0mm气管导管。而为了良好显露,他全程都跪着为患者进行插管,近20分钟。“起来的时候,我的两条腿都已经麻木了,过了好久才缓过来。”

此外,在医院的麻醉药品设备间里,还特别设了一个“抢救包”的柜子,里面一个个塑料收纳箱中,准备了针对羊水栓塞等不同突发情况,所需要的药物和工具。孙建良表示:“这都是我们在不断实践后,总结经验形成的,目的就是为了减轻工作人员的应急压力,提高抢救病人的安全性。”

上午手术室,下午进产房

据孙建良介绍,医院麻醉科仅上个月,就进行了余例手术麻醉。“手术室内,平均每天就有80—台手术,高峰期则有台。手术室外的内镜中心、支气管镜中心等各个点,也是相同的手术量。

每台手术需要2名麻醉科医生全程监护,实在排不开时,两个手术间,三名医生,资历老的麻醉医生则要在两个病房间来回监测。

虽然,为了让麻醉科医生能够在繁重的工作中能够得到休息,医院安排了白班、晚班、通宵班等不同班次的值班表。但是,手术时间不确定、突发状况的出现,都会导致手术时长增加。

“麻醉科医生在手术室是不休息的,一般我们吃饭只要五分钟。”孙建良表示:“每一天的工作时间都是机动的,要随时待命,有时候凌晨下班也在所难免。”对他们而言,紧凑的工作状态仍是常态。

由于整天都泡在封闭的工作环境中,进入手术室后,也一直戴着口罩,几乎每位麻醉科医生都会出现轻微缺氧的现象,血红蛋白浓度多在15g/dl以上。“这是一种职业病,”孙建良称:“我们科室是一群‘高血红蛋白人’。”

从医32年以来,安慰了许多病人,不过孙建良坦言对女儿的陪伴一直很少。他为此感到愧疚,也很无奈。“女儿小时候还抱怨说我是’卖给’医院了,陪孩子的时间实在太少。”

医务人员总是对子女有所亏欠。“麻花”,是对该团队中女麻醉医生的称呼,她们大多在28-40岁,是一群“骁勇善战”的女战士。

蹲点时,记者发现在麻醉科的药房门口,一张写着“挤奶中”的牌子正放在桌子上。孙建良解释道:“我们科室的’麻花’们,很多都是上午拿着待产包进手术室,下午跑去产房生孩子。”

当天,在手术室内,记者恰好碰见了一位刚结束产假不久,还在哺乳期的“麻花”妈妈。她告诉记者:“我们麻醉科很多女医生都是这样的状态,病人把生命交给我们,不能辜负他们的期待。”

如今,医院的手术量不断增加,几乎所有手术都需要麻醉辅助,麻醉科医生不可或缺、至关重要。这群无影灯下的幕后英雄,亟待我们更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mrc.com/wazz/1332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