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琦,你今天是下夜班吧?明天有个长途转运的病人需要你和王珏接回来,医院先准备好物品,明天一早四点左右出发!”“好的,收到!”12月12日下午5时,下夜班倒时差刚睡醒的我接到护士长这通电话,顿时睡意全无。立即洗漱完毕,医院。医院我才了解到,我们要接回来的的是一个脑动脉瘤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气管切开,自主呼吸,两天前从北京转回我市继续治疗途中,因需要呼吸机支持被迫暂留医院临时支持治疗,鉴于患者情况,家属强烈要求我院转运团队将患者安全转回我院继续治疗。了解完患者的基本情况后,我开始着手于准备转运物品。吸痰管,连接吸引器,调试,准备氧源,心电监护,注射泵,抢救箱,转运呼吸机。最复杂的准备在于转运呼吸机的调试,这台转运呼吸机是我科今年新引进的非氧驱动呼吸机,专门用于重症患者的转运,不过像石家庄到晋城这种跨越五百公里的连续转运尚属首次。主任、护士长都非常重视这次转运任务,它不但是对我科院前转运硬件设施的一次检验,更是对我科医护人员在转运过程中应急能力的一次考验!经过各方协调,精密计算,晚上八点多,呼吸机调试完毕,护士长和主任才放心离去。我和王珏最后检查了一遍所有转运物品后也各自回家。说实话,像这样的长途转运之于我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躺在床上的我辗转难眠,不断忖量着明天路上会遇到的突发情况。模糊间,闹钟响了,头脑瞬间清醒,迅速洗漱完毕后,准备出发!从晋城到石家庄五百多公里的路程,无暇顾及沿途的风景,一遍又一遍的在心里打着应急预案的腹稿。
上午11时许,医院。在ICU病房我们见到了需要转运的患者,身上插满了管子,胃管,气管切开套管,尿管等。在王珏主治医师和患者主管医生交接患者病情时,我与其主管护师交接患者生命体征和皮肤等情况。交接完毕后,王珏主治医师调试好转运呼吸机各项参数并进行连接,待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后,抬上担架,开启返程!
回来的路貌似格外的漫长,一颗心悬在空中,紧紧盯着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心率,次/分!呼吸,23次/分!血压,/89mmHg!末梢指氧,97%!转运呼吸机运行正常!液体一滴一滴滴入患者体内,仿佛患者也知道这是在回家的路上,他望着窗外不断倒退的树木,山丘,逐渐平静下来,各项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就在我以为一路就这么平安顺遂的回去时,突然,患者心率飙升到次/分,呼吸,32次/分,末梢指氧,88%!“连接吸引器,准备吸痰!”王珏说话的同时,我已准备好吸痰管,在救护车上吸痰不但要遵循无菌吸痰原则,还要应付颠簸的路途。随着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患者末梢指氧一点点上升,98%!心率趋于平稳,呼吸不再急促,危急解除!车里面那个长头发的姑娘就是我啦!
下午五时许,我们终于医院的大门,主任和护士长已在急诊科门口等待着我们。在和同事们一起把患者从救护车转到抢救复苏室的床上后,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下,家属拉着我和王珏的手,嘴里不断地说着“谢谢,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应该的,应该的,他平安回来就好!”直至晚上七点多,所有转运物品恢复原状,清洁,消毒,至此,历时十余小时的转运工作宣告结束,披星戴月的一天也终于结束了!据统计,我科年1-11月累计启动医护人员转运次。由于人员不足,本应夜休第二天的我们皆24小时待命。还有部分医护人员严重晕车,他们会随身常备晕车药。天气很冷,但听到患者或家属感激的话语,我们的内心很暖!图/文文化专员田雅琦
视频编辑/郭雅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