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外科护理常规气管切开的护理

气管切开术(tracheotomy)系切开颈段气管前壁,使患者经过新建立的通道进行呼吸的一种手术。通过气管切开,可以防止或迅速解除呼吸道梗阻或取出不能经喉取出的较大的气管内异物,增加有效通气量,也便于吸痰、气管内滴药、加压给氧等。

一、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准备好气管切开器械包、吸引器、吸痰管、吸氧装置、无菌刀片、局麻药(利多卡因)、注射器、聚维酮碘、缝针、缝线、小枕头(毛巾垫)、地灯,气管插管、气管镜,以及各种抢救药品。

2.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气管切开的过程、意义、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等,以取得合作。

(二)术后护理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意识、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的波动情况,并准确记录。

2.观察伤口情况,防止出血。

3.保持套管通畅有专人护理,及时清理分泌物,内套管应定时清洗消毒以防分泌物堵塞、逆行感染。内套管清洗的方法:用清洁小毛刷充分刷净内外管壁后,再用聚维酮碘原液完全浸泡30分钟,也可备好同一型号内套管,刷洗干净后送供应室灭菌处理,在取出污染套管时即刻放入已灭菌的内套管。次数应视分泌物的多少而定。如套管不配套,外管过长时,则外套管管口容易被分泌物或干痂堵塞,此时应重新调换合适的套管。

4.保持下呼吸道通畅术后再度出现呼吸困难,应考虑下呼吸道堵塞的可能,多因分泌物过多、过稠不易咳出或由于过分干燥,使分泌物在气管内结成痂皮引起。应及时吸出痴皮,必要时可经支气管镜钳取痂皮。严格无菌操作,注意保护性隔离,操作前后清洗双手,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5.注意病室内温度、湿度的变化及气道的湿化,保持室内温度在18~20℃,湿度60%~70%,以防止气管内分泌物黏稠结痂,影响呼吸道通畅。

6.防止伤口感染由于分泌物的刺激,术后伤口易受感染,因此,术后应每日消毒伤口并更换喉垫。

7.及时发现可能导致气管套管脱出的因素,防止脱出。如套管过短;气管切口过低或过长;颈部肿胀;固定带过松或松脱;剪口纱布过厚;换管时不慎,将外套管一并带出。

8.气管切开后,患者无法说话,烦躁不安,护士应多安慰关心患者,了解患者所需,也可使用纸笔或事先写好的便条进行护患沟通,取得患者的理解与合作。

9.喉阻塞及下呼吸道分泌物堵塞症状基本解除后,可以考虑拔管,在拔管的48小时内应密切注意呼吸,并准备一套同型气管套管和气管切开器械备用。

二、主要护理问题

1.有出血的危险与气管切开手术伤口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气管切开手术伤口有关。

4.知识缺乏与不了解气管切开的相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
白癜风治疗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mrc.com/wacs/116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