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肺结节指南层出不穷,对于大于2cm的肺部结节处理意见比较一致,但是对于小于2cm的结节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结节部位、性质、密度、有无基础性疾病等不同的个体化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张霄鹏主任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探索,积累了很多经验。
钟南山院士在全国肺功能学术会议上倡议:像量血压一样检查肺功能。由此可见,肺功能检查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正确的进行肺功能检查、如何看懂肺功能检查报告单呢?下文将为您进行初步的讲解。
肺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早期检出肺、气道病变;鉴别呼吸困难和咳嗽的原因;评估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疾病的病情进展;评定药物和其他治疗方法的疗效、指导治疗;劳动强度、耐受力的评估;危重病人的监护;评估胸肺外科手术耐受能力。
绝对禁忌症:近三个月患心肌梗死、脑卒中、休克;近4周严重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不稳定型心绞痛;近4周大咯血;癫痫发作需要药物治疗;未控制的高血压病(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主动脉瘤;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
相对禁忌症:心率>次/分;气胸、巨大肺大泡且不准备手术治疗者;孕妇;鼓膜穿孔(需先堵塞患侧耳道后测定);近4周呼吸道感染;免疫力低下且易受感染者;其他: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如结核病、流感等)。
肺功能检查项目:肺容量检查,通气功能检查,换气功能(弥散功能)检查;小气道功能检查等。尤以前两项最为多见。以下是几项常见的肺功能检查指标。
﹀
﹀
﹀
1.肺活量(VC):是深吸气后,尽全力呼出的所有气量,正常成年人约为~毫升。阻塞性通气障碍时该值正常或轻度降低。限制性、混合性通气障碍时该值轻度降低或明显降低。
2.肺总量(TCL):是深吸气后肺内所含的气体总量,它等于肺活量加残气量。阻塞性通气障碍时该值轻度升高;限制性通气障碍时轻度降低;混合型通气障碍时结果不定。
3.残气量(RV)/肺总量(TCL):残气量与肺活量之比用于判断有无肺气肿。25%为正常;26%~35%为轻度肺气肿;36%~45%为中度肺气肿;46%~55%为重度肺气肿;55%为极重度肺气肿。RV/TCL比值与年龄有关,随年龄增加残气量增大,但一般不应超过35%。
4.最大通气量(MVV):是每分钟最大速度与幅度呼吸测得的气量(或测15秒的气量times;4)。正常成年人约为80~升/每分钟。阻塞性、混合性通气障碍时轻度降低~明显降低;限制性通气障碍时正常或轻度降低。
5.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是深吸一口气后,第一秒用力呼出的气量。临床常以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作判定,正常值为83%。阻塞性、混合性通气障碍时轻度降低~明显降低;限制性通气障碍时正常或轻度升高。
通气功能检查:肺通气量(又分为每分钟静息通气量VE和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MMF);肺泡通气量(VA)。
换气功能检查:气体分布;通气/血流比值;弥散功能。
小气道功能检查:闭合容积(CV);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MEFV,V-V曲线);频率依赖性肺顺应性(FDC)。
肺功能检查基本流程
+
1平静呼吸数次
小口吸,小口呼,这一步主要是为了确定潮气量,先做几个潮气呼吸有助于患者更好配合肺功能,也对部分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图形判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尽力深吸一口气
几个适应性潮气呼吸末,尽力深吸一口气,产生深吸气量(IC)对应蓝色虚线。
3迅速用力吹气直到呼气末曲线达到平台
用力呼气至平台期,红色曲线的升支对应的呼气流速逐渐增大,最高点即为PEF。升降支两支之间(两红点之间)对应的是用力肺活量(FVC),把用力肺活量分为四等分,以25%用力肺活量为例,对应用力呼出25%肺活量时的最大瞬间呼气流量(FEF25%)。同理,可得FEF50%和FEF75%。而后两者往往反应的小气道功能。
4再尽力深吸一口气
最后一步,深吸一口气,吸满,呼出多少即吸入多少,对应青色曲线。这样红色和青色曲线构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环能够闭上,说明呼出的量和吸入的量相等。若吸气环超过了呼气环的起点,说明呼气量小于吸气量,提示吹气时没有吹充分,这样测得的FEV1、FVC等参数就不准确。
此外,还有一个最大通气量(MVV)的概念
MVV指1min内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和尽可能深的幅度重复最大自主努力呼吸所得到的通气量,即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MVV的大小与呼吸肌力量、胸廓弹性、肺组织弹性和气道阻力均相关,是一项综合评价肺通气功能储备量的指标。一般认为MVV>70%预计值,手术是安全的;69%~50%可以考虑;49%~30%应尽量避免;<30%应视为手术禁忌症。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