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

当需要较长时间行机械通气或短时间内不能拔除气管插管时,应选择气管切开。

一次性气管套管

金属性气管套管

气管切开术前准备

患者的准备:清醒的患者应心理护理,取得患者的配合,告知患者气管切开较气管插管舒适,易于耐受,可以吞咽、进食。

物品的准备:应准备气管切开专用包,负压吸引器,吸痰管,抢救物品,氧气和气管切开套管等。选择合适的气管切开套管。多选用一次性低压高容型气管切开套管。

经皮气管切开进行中...........

经皮气管切开已结束

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

准备两根寸带,一长一短,分别系于套管的两侧,将长的一根绕过颈后,在颈部左侧或右侧打一死结,系带松紧度以容纳一个手指为宜。过松易致脱管甚至意外拔管,过紧容易导致患者不适,严重时压迫颈部静脉、动脉,导致血液回流不畅。注意一定要打死结,以免自行松开,导致套管固定不牢脱出。

气管切口局部护理

气管切口应保持清洁干燥,尤其是导管与周围皮肤的皱褶处应仔细清洁、消毒。气管切口处无菌敷料的更换频率应视其渗出物和呼吸道分泌物的多少而定,一般每日更换2-3次,若被血液、痰液污染或潮湿时随时更换。

注意切口及套管内有无出血,有无皮下气肿、血肿。密切观察切口周围皮肤有无红肿、湿疹、出血等情况,必要时切口周围分泌物留取标本做细菌培养,观察感染的变化,用以指导用药。不进行机械通气时,气管切开管口应盖双层湿生理盐水纱布,防止灰尘、异物吸入,并改善吸入气体的湿度,根据病情给予雾化吸入。

人工气道湿化的方法

气道湿化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呼吸机上配备的加温和湿化装置;另一种是借助护理人员,应用人工的方法,定时或间断地向气道内滴(注)入生理盐水的方法,此法只能起到气道湿化的作用,吸入气体的加温还得靠呼吸机的加温湿化装置。

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

呼吸道湿化必须以全身不失水为前提,如果液体入量不足,既使呼吸道进行湿化,呼吸道的水分会因进入到失水的组织而仍然处于失水状态。因此,机械通气时,液体入量必须保持-ml/d

呼吸机的加温湿化器

现代多功能呼吸机上都有电热恒温蒸汽发生器。呼吸机的加温湿化器是利用将水加温至一定温度后产生蒸汽的原理,使吸入的气体被加温,并利用水蒸气的作用达到使呼吸道湿化的目的。机械通气时,湿化器的温度一般控制在32-35℃为宜

气道冲洗

应用2%碳酸氢钠或0.45%生理盐水,每次吸痰前抽吸2-5ml于病人吸气时注入气道。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在操作前给予%氧气2min,以免造成低氧血症。注入冲洗液后应给予吸痰或扣背,使冲洗液和粘稠的痰液混合震动后利于吸出。对于痰液粘稠者,可以间断反复多次冲洗。但一次冲洗时间不要过长。

雾化吸入

可用于稀释分泌物,刺激痰液咳出及治疗某些肺部疾病。雾化液一般选择蒸馏水或生理盐水,根据病情还可加入化痰和抗菌药物。

经人工气道口进行雾化吸入,在吸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氧浓度下降、药物刺激导致气管痉挛、分泌物湿化后膨胀使气道管腔变窄等导致患者气道阻力增加。这些因素可使病人出现憋气、咳嗽、呼吸困难、紫绀、烦躁等临床表现,因此在雾化操作前及操作中,应注意及时吸出气道分泌物,氧分压低的患者雾化应与吸氧同时进行。雾化液宜现用现配。

人工气道湿化的标准

人工气道患者为湿化气道所滴入的量应根据气道湿化的情况来调整。判断气道湿化的标准为:

湿化满意:分泌物稀薄,能顺利通过吸痰管,气管导管内没有痰痂,患者安静,呼吸道通畅

湿化不足:分泌物粘稠(有痰痂或粘液块咳出或吸出),吸引困难,可有突然的呼吸困难,紫绀加重。湿化不足的患者,应加强湿化,如适当增加湿化液的量或增加滴入次数

湿化过度:分泌物过分稀薄,咳嗽频繁,需要不断吸引,听诊肺部和气管内痰鸣音多,患者烦躁不安,紫绀加重。对于湿化过度的患者,滴入湿化液的量和次数应适当减少,以免因呼吸道水分过多而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每日湿

湿化液总量需根据病情和痰液粘稠度调整,一般~ml/d,以分泌物稀薄、痰液易吸出为目标。

吸痰管的选择

根据气管导管的内径大小选用吸痰管,其外径不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成人一般选用12F-14F号一次性硅胶管。若吸痰管过粗,产生的吸引负压过大,可造成肺内负压,而使肺泡陷闭,患者感到憋气。若过细则吸痰不畅。气管切开者长度约30cm,气管插管者长度约40-50cm,吸痰管应比气管导管长4-5cm,保证能吸出气管、支气管中的分泌物。

判断吸痰时机

采用非定时性吸痰技术:先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吸痰,如痰液潴留在人工气

防吸痰可能的并发症

低氧血症:因负压吸引常需停止供氧;在吸除痰液的同时,也带走了部分气道和肺泡内的气体。如果吸痰前、中、后未能及时、有效充分给氧,使用的吸痰管太粗,负压过高,吸痰时间过长,吸痰过于频繁更容易发生低氧血症。低氧血症的预防应针对以上可能的原因,给予相应处理

如吸痰前后均应给予%氧气吸入,可由两人共同完成吸痰操作,对能配合的患者可指导其吸痰前深呼吸3-4次,吸痰时密切监测Sa02、脉搏及低氧血症的症状和体征,当Sa02低于90%时,提示低氧血症,应停止吸痰,并%氧气吸入;应选择合适的吸痰管,以达到有效地吸引,不导致缺氧

气道粘膜损伤:因气道粘膜脆弱,若吸痰管太粗,负压太高,吸痰在某个部位停留时间太长,吸痰时未能旋转吸痰管等易造成粘膜损伤出血

继发感染:因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各种物品消毒不严格等均可引起下呼吸道继发感染

支气管痉挛

迷走神经兴奋导致心律失常和低血压等

防止气道阻塞

人工气道阻塞

可严重影响通气的效果,而气道湿化不足或吸引不充分是引起气道阻塞的主要原因。气道阻塞可导致通气不足和二氧化碳潴留,患者表现为烦躁不安、出汗、呼吸困难、紫绀甚至意识丧失等。护理中应注意:

做好人工气道的湿化

痰液粘稠时,需反复湿化,反复彻底吸引直至痰液变稀薄。但要注意防止湿化过度

及时、彻底的有效吸痰

吸痰管要插到有效深度,以便将气管内导管口以下的痰液吸净。吸引时,如导管下端有阻力不易插入,则提示气道有阻塞,可能为痰痂,也可能为充气气囊脱落到气管导管末端

吸痰管要插到有效深度,以便将气管内导管口以下的痰液吸净。吸引时,如导管下端有阻力不易插入,则提示气道有阻塞,可能为痰痂,也可能为充气气囊脱落到气管导管末端

翻身时注意事项

给气管切开患者翻身时,能脱离呼吸机的,尽量暂时脱机后翻身;不能脱机的患者,要在移动患者头颈部与气管导管的同时,将呼吸机连接管一起移动,避免气管导管因过度牵拉扭曲或脱出而导致气道阻塞

气道阻塞除以上原因外,还有其他因素,如气道大出血、呕吐物误吸,或有气管食管瘘引起的误吸、针头或玻璃接头的坠入等,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发生。

防止气压伤

气管导管和气囊压迫气管粘膜造成气管粘膜水肿、糜烂、溃疡以至狭窄,是机械通气的严重并发症。为减轻气囊对局部粘膜的压迫,应尽量使用高容低压形气囊,避免过度充气,或采用带有双气囊的导管,交替使用以减少气管粘膜局部压迫。

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前,应先检查气囊是否漏气,了解气囊充气量和压力。在不使用呼吸机时,气囊不要充气,有利于呼吸。使用机械通气时,气囊必须充气,以保证潮气量。患者进食时,气囊要充气,并床头抬高15-30℃,以防吞咽的食物或液体误入气管引起阻塞或吸入性肺炎。

提供心理社会支持

对所有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无论其意识清醒与否,均应受到尊重。治疗和护理过程中,要主动亲近患者,细致地解释、鼓励的语言和精神安慰可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通气效果。教会患者用非语言方式表达需求和进行交流。护士服务态度应和蔼,动作轻柔、稳重,与患者交流时保持语调正常,利于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多与患者家属沟通,安排家属及关系密切者探视,以满足双方对安全、爱、归属等层次的需求,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惧等心理负担。

科室-

郭世兰副院长:

田敏护士长: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怎么走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排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mrc.com/wacs/579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