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到干燥寒冷的冬季以后,呼吸道疾病明显增多,由于小儿解剖生理特点,鼻腔中没有鼻毛,鼻腔小而短,鼻道狭窄,血管丰富,当发生感染时,容易发生鼻道堵塞。鼻和耳可通过耳咽管相通,而婴幼儿的耳咽管宽、直而短,呈水平位,当患鼻咽部炎症时,细菌易通过耳咽管引起小儿中耳炎。由于气管、支气管壁的粘液分泌不充分,粘膜干燥,影响了气管粘膜的纤毛运动,削弱了纤毛清除进入气管的灰尘、细菌的功能,容易诱发细菌感染。
据统计,儿科门诊冬季呼吸道疾病占60%,住院儿童中呼吸道感染占60%;常见症状就是流鼻涕,打喷嚏,鼻塞,发热,咳嗽等症状。
一个健康儿童平均每年可患呼吸道感染4至6次(平均45天至2个月一次)。营养不良、佝偻病、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及慢性鼻炎等都可成为本病的诱因。
一、小儿呼吸道常见致病微生物
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种类繁多,如病毒、细菌、霉菌、原虫等。上呼吸道感染大多由病毒引起,占上呼吸道感染病源体的80%至90%或更多。病毒感染主要是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近来由于抗生素、激素的广泛应用,许多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为霉菌,或者为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
二、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急性感染性疾病
上呼吸道感染;扁桃腺炎;急性喉炎;支气管炎;肺炎;婴幼儿哮喘
三、小儿咳嗽症状的不同表现
首先咳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防御反射,有助清除呼吸道黏液。3岁以下小儿的咳嗽反射较差,痰液不易排出,如果父母一见小儿咳嗽,便给予较强的止咳药,咳嗽暂时停止,但痰液不能顺利排出,而大量积在气管和支气管内,会造成气管堵塞。
其次咳嗽症状还是应该引起父母足够的重视,因为它也是感冒、支气管炎、咽炎、哮喘等疾病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疾病所导致的咳嗽声是有区别的,如果父母懂得一些有关咳嗽的常识,可以了解宝宝疾病的轻重缓急,这对治疗更有帮助。
1、咳嗽时带痰,不伴随气喘或是急促的呼吸,咳嗽不分白天黑夜。其他症状:嗜睡、流鼻涕、流眼泪并且伴有轻度发烧(通常不高于38.6℃)。
原因:普通感冒,鼻子、鼻窦、喉咙及肺部主气道的病毒性感染。通常情况下咳嗽症状会持续整个感冒过程(大约7~10天),而有些时候咳嗽的时间则会更长(约在半个月到20天左右)。
处理方法:要尽量保持孩子鼻腔的清洁,鼻塞或流鼻涕都将加重咳嗽症状。对不会擤鼻涕的婴儿或幼儿,父母可以使用球型吸鼻器帮助孩子清理鼻腔。如果孩子的咳嗽和鼻塞症状持续多天仍未见好转,就应该带孩子看医生了。
2、由喉部发出、略显嘶哑的咳嗽,隔一段时间咳一下,有时候干咳,有时候带痰。其他症状:孩子感到无精打采,有喉咙刺痛发痒、头痛、背部肌肉和腿部肌肉痛,同时还流鼻涕、发烧、恶心。
原因:流感,呼吸道病毒性感染。
处理方法:如果孩子出现以下症状,父医院:高烧38.6℃以上、呕吐、腹泻、厌食、不想喝水。
3、咳嗽时有痰或伴有气喘,呼吸短促、微弱,或是呼吸困难。其他症状:刚开始的时候表现为感冒症状,例如嗜睡、鼻塞等,这些症状持续约一周,有些宝宝可能高烧至39.4℃。孩子感到昏昏欲睡,呼气的时候发出呼哧呼哧的声响。
原因:细支气管炎。通常由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引起,最常见于秋末至来年初春。千万不要把细支气管炎和支气管炎相混淆,细支气管炎多见于婴幼儿,而支气管炎则多见于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和成人。
处理方法:如果孩子出现呼吸困难,或无法进食、喝水,医院,婴儿患有细支气管炎时通常需要住院治疗。如果孩子的症状比较轻微(只是气喘而未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父母可以在孩子的房间里放一个加湿器以帮助他祛除肺部的黏液,并且确保孩子喝足够多的水。
4、持续咳嗽并常常伴有喘鸣或气喘,咳嗽时间长达10天以上,晚上或是在运动后病情会加重,而且当孩子接触到花粉、冷空气、动物皮屑、粉尘或是烟雾的时候,咳嗽都会加重。其他症状:孩子出现呼吸困难或是呼吸急促、吃力等症状。
原因:哮喘,一种慢性病,肺部细小的气道肿胀、变窄,为黏液所充斥并发生痉挛,从而导致呼吸困难。引起哮喘的常见因素包括环境中的刺激物、病毒感染以及运动等。医生指出,从根本上而言,患有哮喘病的孩子,肺部都比较敏感。
处理方法:轻微的哮喘病例只会出现慢性咳嗽的症状,去医院仔细检查以便确诊。如果家族有过敏史、哮喘病史,应该告诉医生,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患病的可能性较大。
5、猛烈而沙哑的阵咳——呼吸一次阵咳多达25下。孩子用力吸气的时候会发出尖锐的吼鸣声。其他症状:在咳嗽症状出现之前,曾有过一周左右的感冒症状,但是不发烧。婴儿的病情可能更加严重,有些时候甚至出现鼻涕冒泡的情况。
原因:百日咳,这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喉部、气管及肺部细菌性感染。没有接种过此类疫苗的孩子患病的可能性较大。而成人染上百日咳只会出现轻微的咳嗽。
处理方法:如果孩子的咳嗽持续一周不见好转,父母应该带他去看医生,以控制咳嗽症状。
四、小儿呼吸道疾病的用药原则:
1.感冒发热时不要急于退热。
发热是身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既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菌,又有利于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但高热时(39℃以上)应在医生指导下退热。退热的最好办法是物理降温,如冷敷、温水擦浴等。
2.不要随便使用抗生素
感冒大多为病毒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无效。常用的抗病毒药有:三氮唑苷、板蓝根冲剂、双黄连合剂。以上药物可酌情选用,效果比较可靠,副作用小。
3.在下列情况下,可以考虑合用抗生素,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服用抗病毒药物不能退热;预防6月龄以下婴儿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血液检查白细胞数明显增高;经常患扁桃体炎;出现支气管炎或肺炎。
4.无论用何种药物,都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剂量不得过大,服用时间不应过久。
(2)服药期间多喝开水,以利药物的吸收和排泄,减少药物对小儿身体的毒害。
(3)3岁以下小儿肝、肾还未发育成熟,不要口服或注射扑热息痛。
(4)小儿或其家庭成员有退热药过敏史者,不要用退热药。
(5)退热药不要和碱性药同时服用,如小苏打、氨茶碱等,会降低退热的效果。
五、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家庭护理:
(1)保持孩子居室的空气新鲜,并有一定的湿度和温度(室温18至22℃,湿度60%);
(2)多次适量给孩子饮温开水或淡盐水,以保持呼吸道湿润,保持口腔卫生,利于痰液咳出;
(3)饮食应以易消化、富于维生素和热量为好,但一次不宜吃得过饱;
(4)给孩子翻身拍背,帮助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必要时吸入温热水蒸气,使痰变稀易于排出。
六、冬季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1)在冬季或疾病流行时,不要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如百货公司、商场、车站等空气混杂、人员众多的地方;
(2)家中有患感冒、气管炎咳嗽者,要注意和婴幼儿隔离,如戴口罩,抱孩子或给孩子喂食时先洗手;
(3)不要在孩子活动场所、居室吸烟。吸烟不仅污染空气,而且还可以影响肺的发育和抵抗力;
(4)按时注射防疫针。
总之,由于小儿呼吸器官发育不成熟,比较娇嫩,对环境变化适应能力差,自我保护功能处于低级阶段。所以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特别是在冬季,积极防治,合理护理也就尤其重要、
杨刚三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