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呼吸道病主要发生的原因是由于环境因素、免疫抑制、细菌、病毒、支原体、免疫反应、不合理防控、饲养措施、不科学管理等多种病因造成的以咳嗽、呼吸困难、气管咯音、打喷嚏等为主的呼吸道疾病,国内外文献资料报道又称之为“多病因呼吸道病”。各年龄、各品种的鸡均易感染,在蛋鸡方面造成严重的产蛋率变差、蛋重量减轻、蛋壳品质下降,青年鸡生殖系统发育受阻,整齐度显著下降,开产推迟等层次不齐的变化。笔者根据多年来在家禽药物研究方面和临床实地推广及使用,针对家禽在呼吸道疾病方面的健康保健阐述中药方面的药物研究及其应用
一.家禽呼吸道综合征
《内经》中记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家禽呼吸道综合症正是由于邪入家禽体内病症的各种表现,家禽呼吸道综合症临床表现为打喷嚏、甩鼻、咳嗽、气喘、伴有呼吸罗音,进而出现流泪,眼睑双侧或一侧肿胀,偶有咳血,粪便为绿、黄白、白色稀便,继而停止生长,产蛋率呈显著下降趋势,蛋壳质量显著下降变薄变轻质地外观不佳。病理方面剖检喉气管有严重黏液,喉头有许多出血点,气管出血环状,气管及鼻腔黄色干酪样异物,气管假膜血痰,肺水肿兼有积液,胰脏出血,十二指肠变形溃疡,直肠条纹状及弥漫性出血,卵泡坏死或卵巢变性,输卵管萎缩且有炎症,子宫水肿并有异物。季节、环境温控差异或控制不好出现病原繁殖频次加快,家禽中鸡易感染呼吸道病,导致免疫抑制,极易与大肠杆菌并发感染,产生严重的呼吸道症状,给家禽养殖业的健康保健和疾病防御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是目前家禽养殖中面临的严峻疾病之一。然而多种疫病如鼻炎、喉炎、传染性支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疾病等均能引起家禽呼吸道病。鸡的呼吸道疾病发病时间长、前期不死亡、中后期黏性分泌物栓塞气管而导致死亡率显著上升,从而影响蛋鸡产蛋、肉鸡增重、品种间差等多样化难题。由于家禽呼吸道综合症病程长、病因复杂,如用药不当疗效往往不理想,直接影响着家禽养殖者的收入和国内养殖场的改观。因此家禽呼吸道综合症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近年来对中草药成分如苷类、黄酮类等成分作用开展了广泛的深入研究,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从而在中草药中找到了无毒副作用且高效的中药最佳配方和保健治疗措施,并广泛被应用。
艾叶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且近年来根据现代医学药理研究的报道和文献检索,多种数据和引用显示艾叶是抗菌抗病毒的一种广谱中药材,对好多种细菌及病毒均有较强的杀灭和抑制作用,具有抗菌谱广等特点,尤其对呼吸系统的感染及并发症有较强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艾叶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祛寒药,性温而香,具有暖气血、温经络,逐寒湿、止疼痛之药用,可以防治家禽多种疾病。艾叶别名为冰台、艾蒿、医草、灸草、蕲艾、黄草、家艾、甜艾、草蓬、艾蓬、狼尾蒿子、香艾、野莲头、阿及艾等。艾叶性温,味辛、苦,归肝、脾、肾经。具有散寒止痛、抗菌抗病毒作用。艾叶化学成分为桉油精、α-侧柏酮、藏茴香酮、反式苇醇、萜品烯醇-4、蒿醇、芳樟醇、樟脑、龙脑、桉油素、水芹烯等。另外艾叶中还含有粗蛋白、粗脂肪、无氮浸出物、18种氨基酸、微量元素、氨基酸和叶绿素等。其中维生素B1含量为0.5%~0.9%,维生素B20.6%~1.0%,维生素C0.2%~4%,钙1.5%~3%,磷1.0%~2.0%,铁0.%~0.08%,胡萝卜素25~45万国际单位/千克。艾叶中所含有效成分如植物杀菌素、叶绿素、生物碱及酚类等有效化学物质具有多方面双重药用作用。显著提高家禽的机体免疫力,能够迅速抑制和杀灭多种菌体,如病毒、细菌、真菌和致病菌等,降低发病死亡率。对于金葡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乙型)及危及肠道的大肠杆菌等多种致病菌种感染或被传染从而引起的疫病,如消化系统疾病等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等作用。艾叶的有效成分对呼吸道中的支气管具有扩张作用,可用于家禽呼吸系统疾病。艾叶能高效的预防和治疗因白色念珠菌及多种厌氧性菌体感染、传染的家禽疾病,如家禽生殖系统的疾病,且效果显著,有效率高达96.74%,治愈率达95.33%,现已被广泛用于家禽防控工作。艾叶能高效的抑制、预防和治疗多种霉菌,并且可以分解霉菌所产生的各种毒素、异物及分泌物,对动物的脏腑器官如肾脏、法氏囊、腺胃、肝脏等有特别的保护作用,间接地提高了家禽自身机体的免疫能力和抗疾病的防御功能。艾叶中有效成分具有非常强而高效的驱虫、杀虫、抗虫危害的作用,能有效地驱除家禽机体内外原虫和体表寄生虫,艾叶中有效成分对蝇、蚊、虫等外界昆虫也有很好的驱赶作用,并可以抑制、预防、控制和杀灭虫卵,具有显著的驱除家禽体内外蚊虫的功效,能驱除家禽体内外多种寄生虫,艾叶能抑制虫卵在粪便中的存活率,从而防止二次感染和重复污染。另外,艾叶具有明显的平喘、镇咳、祛痰、消炎作用。将2.5%~3%的艾叶粉分别添加到蛋鸡基础日粮中,可显著提高产蛋率14.32%,数据统计降低料蛋比11.21%,降低破软蛋率7.26%,直接显著提高蛋鸡的经济效益和产能。将2%~3%的艾叶粉添加到蛋种鸡的基础日粮中,连续使用5~7日,提高产蛋率6.99%,每1千克蛋节省饲料费用0.08~0.40元,提高种蛋的受精率6.33%和受精蛋孵化率5.99%及受精蛋健雏率11.02%。将3%的艾叶粉添加到种鸡日粮中,一方面增加产蛋量且提高种蛋孵化率,另一方面显著降低白痢等疾病的发病率11.34%。将2.5%艾叶粉添加到肉鸡日粮中,提高日增重11.21%,显著提高肉质、味道及改善外观。此外,艾叶中含有丰富VA和叶黄素,经过1周时间饲喂艾叶的蛋壳的外观及色泽显著光亮,且蛋黄呈不同程度的深红色及深黄色,艾叶还可以预防和治疗雏鸡白痢、球虫病、维生素C和维生素A的缺乏症。在家禽呼吸道综合症健康保健防治上,采用艾叶克、板蓝根克、蒲公英80克,杨树花80克,水解植物皂苷20克,加水2~3千克浸泡2~4小时,分2次煮沸各30分钟,合并滤液,浓缩成毫升左右,兑水50升,供家禽集中每天一次自由饮用,连用3~5天,治疗家禽呼吸道综合症治愈率高达96.8%,有效率为98.7%,试验效果和重复性试验效果明显高于常规中药治疗组和化学药物可溶性粉对比组,并且连续观察天左右,家禽中肉鸡和蛋鸡的呼吸道疾病方面的病发率为0,该组方和合理配比和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效果出众,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和应用。
二、鸡病毒性感染引起呼吸道病
引起鸡呼吸道疾病的原因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病因,另一种是间接病因。直接病发的原因是鸡的传染性因素,主要是由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喉气管炎病毒、败血支原体、大肠杆菌、副鸡嗜血杆菌、禽流感病毒、禽肺部病毒等因素。间接病发的原因包括环境因素、应激反应、营养成分等几种,其中环境因素如空气中的温度(℃)、鸡舍内相对湿度(R%)及空气的质量;应激反应则包括饲养密度、疫苗接种时间及剂量、转群过程、水的饮用量等;营养方面包含营养不良、VA缺乏等等。另外,家禽白血病、马立克氏病、贫血因子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炎、呼肠孤病毒感染、饲料中霉菌毒素含量过高以及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所导致的中毒(霉菌毒素中毒)都可以降低家禽的免疫系统功能及免疫力低下,从而加速或促成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甚至导致家禽死亡。家禽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临床症状,证见家禽伸头张口呼吸、甩头甩鼻、咳血、伸头怪叫或咳嗽呼噜、打喷嚏、流泪、气管黏膜潮红或有卡他性出血、气管腔内有干酪样物或血条阻塞、卵泡充血、卵黄性腹膜炎、采食量与产蛋率下降,蛋品质量差等症。
近年来研究表明,采用鉴于家禽呼吸道病因分析,根据现代中兽医理论和临床治疗指导原则:“热者寒之,温者清之”,采用清热泻火的方法,清解五脏之热,通泻六腑之火,通过合理配方和制备方法,将有效成分充分提出,以调节脏腑内各器官,抑扬盛衰,达到激发机体整个功能,向正常健康防御进展。笔者经过反复试验和临床验证,采用板蓝根克、艾叶克、枇杷叶克、广藿香克、黄芩克、石膏克,加入3~5倍纯化水浸渍4小时,煮沸2次,每次1小时,收集蒸煮液,药渣压榨成汁与2次蒸煮液合并,过滤,浓缩上清液至相对密度为1.25~1.35,兑水升,供家禽集中每天一次自由饮用,连用5天,治疗鸡病毒性感染引起呼吸道病治愈率高达96.0%,有效率为98.9%。该组方具有清热解毒、抗毒消炎、散痈消肿、化痰止咳、宣肺平喘之功效。主治温病发热,风热感冒,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热毒入肺,痈肿疮毒。该组方有效成分对肺炎球菌、绿脓杆菌、流感病毒、钩端螺旋体病毒、疱疹病毒等均有抑制、杀灭和防御功能;对肺痈、肠痈、疔疮痈肿等有较强的抑制、治疗和痊愈的作用;对热毒、下痢、脓血、痢疾、咽喉肿痛、温湿、阻喉等有显著的清热、解毒、止痢、凉血、利咽、退黄等功效。
另外防治措施:采用黄芪多糖克、黄芩克、姜半夏克、柴胡克、党参克、甘草60克,粉碎过60目标准筛,鸡10~12克,连用3~5天,每天早晨1次,用于家禽高热性疾病的治疗,有效率达98.32%。采用鱼腥草克、竹叶克、党参克、麦冬克、枇杷叶克、黄芩苷80克,粉碎过60目标准筛,主治家禽细菌、病毒等的混合感染及严重感染,鸡10~20克,连用3~5天,每天1次,有效率达99.12%。
三、鸡慢性呼吸道病
家禽败血性支原体病的发生率较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慢呼及慢性呼吸道疾病”,病发原因主要是气候的突变,不全价的饲料,过大密度的饲养,接种疫苗等多种应激因素均可以诱导发生,该种疾病可以直接经过蛋垂传播,鸡慢呼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流鼻涕,有时呼吸极度困难,鸡冠发绀。初期病鸡症状为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呼吸困难、气管伴有罗音,后期时症状为流泪、眼睑显著肿胀、泪液变浓甚至干酪样渗出物出现,眼部肿瘤状突出,最后甚至双眼失明,病程可达到30天以上,1~2月幼鸡死亡率高达30.2%以上。通过现场解剖分析,家禽剖检症状为早期时气囊轻度混浊增厚且有黄色泡沫状或露珠状液体;中期时气囊混浊、明显增厚,病程长的有黄色干酪样渗出物;呼吸道、支气管、气管内均有干酪样或者黏性的渗出物,肺部明显充血、水肿样,且有不同严重程度的肺炎。
近年来采用的防治应急措施: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方面,采用大青叶克、青黛克、姜半夏克、连翘克,粉碎过60目标准筛,等量递增法添加黄芩苷50克、绿原酸50克,混合均匀,鸡15克,每日1次,连用3~5天,治愈率为98.67%,有效率为99.01%。治疗慢呼严重的病鸡,采用黄连、黄柏、黄芩、知母各克,另加栀子或枇杷叶任意一种克,煎水2次,第一次45分钟,第二次3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供鸡每日集中空腹1次自由饮用,连用5天,治疗典型病鸡00羽,治愈羽,治愈率达99.0%,用药3小时见效。
四、家禽传染性鼻炎
家禽传染性鼻炎病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鸡副嗜血性杆菌的感染引发的一种鸡的呼吸道传染病,该种疾病易发生在冬秋两个季节的产蛋鸡上,环境原因是气温突然改变、鸡舍内鸡群的密度过大、不易通风气流交换差、多种维生素严重缺乏等原因均可以促进家禽传染性鼻炎的病发率。当健康的鸡只在日常活动中呼吸病鸡喷出的含有病菌的飞沫时即可迅速染病,与此同时,通过被污染的水质、饲料、用具、食物等等均可以被传染,单独发生家禽传染性鼻炎病程约20~30天左右,发病高峰时家禽死亡率很少,但是在流行后期时鸡群开始好转,产蛋量逐渐回升,这个阶段和时间最容易继发其他细菌性疾病,使整个病程开始延长,死亡率开始增多。
家禽传染性鼻炎发生的特点是传播急速、潜伏期较短、迅速波及全群。病鸡的临床一般表现为垂头缩颈、精神萎靡不堪、食欲显著降低。鼻孔依次流出水样汁液,浆性、黏性分泌物。鸡只眼睑肿胀、偶有甩头、打喷嚏、眼结膜发炎及流泪,家禽一侧或两侧面部肿胀。病理变化主要为眶下窦及鼻腔的急性卡他性炎症;黏膜出现充血肿胀;表面带有浆液及黏液性分泌物;眼结膜部位充血、肿胀。部分病鸡可见肉髯皮下及下颌部位的充血肿胀或水肿。内部脏腑器官变化不太明显。流行后期时死亡的病鸡多见大肠杆菌病、慢性呼吸道病及鸡白痢。
预防、控制、保健措施为:采用双花克、黄芩80克、板蓝根60克、白芷60克、防风45克、苍耳子35克、苍术15克、甘草5克,将各药粉碎过60目标准筛,成鸡每次1~3克,每天2次,拌料喂服。患鸡(无并发感染)只,一般用药2~3天,治愈率为99.31%
五、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家禽传染性喉气管炎病发机理为A型疱疹病毒的感染所导致家禽引发的一种急速性、接触性、感染性的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家禽传染性喉气管炎在各种日龄的家禽均可以不同程度感染,感染过程中的成年鸡最为严重。在老年鸡及雏鸡中较小程度的感染发生,发生中的病鸡及康复鸡是主要的传染源。家禽传染性喉气管炎的临床症状为:家禽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加,病鸡蹲坐在地,张口伸颈呼吸,喘鸣声时有发生。病鸡呼吸较困难、降低血和氧,冠髯变为青紫色。眼睛结膜炎、流泪,重症家禽咳出带血分泌物。喉头分泌物及血块不能咳出时即产生栓塞现象,栓塞轻者呼吸困难,重者导致死亡。病变的外在表征主要为气管、喉头。喉头有干酪样黏糊分泌物,严重时喉管堵塞致使鸡只窒息困难而死亡。气管、支气管的部位黏膜出现充血、肿胀乃至出血,常见血凝块、淡黄色分泌异物,导致气管变窄变小。
家禽传染性喉气管炎的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为呼吸道传染病,与鸡新城疫、传支等相似,易发生临床判断失误。经验诊断如下:家禽传染性喉气管炎发生突然、传播迅速,发生在成年鸡最多,病发率高、死亡条件差别大;症状表现在临诊上较为典型,喘气、张口呼吸,咳嗽时黏液带血、有罗音,头向前上吸气姿势。解剖检验死鸡见气管呈出血性和卡他性炎症,以前者为最佳特征,气管内见血凝块。结合对病毒的离心、分离、接种、传染、鉴定的进一步确诊,针对病毒种类下药。
预防、控制、保健措施为:采用清热解毒、利咽喉的中药组方,常用中药治疗的组方为蒲公英克、麻黄克、黄柏克、紫苏克、黄芩克、双花80克,鱼腥草60克、大青叶60克,将上述中药饮片混合,加水3~5倍,浸泡2~3小时,煮沸2次,每次30分钟,将两次药液合并后混匀,供0只中鸡集中一次空腹饮用,连用3~5天,该组方是家禽养殖场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及家禽上、下呼吸道感染专方,治愈率为98.47%,有效率达99.28%,目前已在8个养殖场分别展开试验,数据充分显示该组方疗效确切、效果理想、兑水量高、成本较低、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是家禽传染性喉气管炎病的首选组方,值得国内外药业及养殖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文章来源:北方牧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