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诊小分队遭‘敌机’空袭,数名官兵受伤!战场救护小组立即前出救护!”近日,在四川省乐山市某野外训练场,医院组织战场救护演练,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后,火线救治、紧急后送和后方手术等演练课目相继展开。该医院政委吴凌告诉笔者,他们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结合新《大纲》要求,常态化组织卫勤专业实战化训练,有效提升了部队服务保障水平。
搬运手术器械。李华时摄
紧急后送。李华时摄
新《大纲》颁布后,该医院围绕训练伤防治技术、卫生与救护、战场急救技术等卫勤专业新增课目,采取集中组训、讲解示范、个人体会、考核验收等方式进行训练,内容涵盖战场救护基本理论、操作技能、应急演练3个方面10个课目;引导参训人员通过课堂授课、讲解示范、分组练习、实操考核等方式,学习战伤救护、训练伤预防、突发状况应急处置等基本理论,掌握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心肺复苏五大战场救护技能。
搭建野战救护所。李华时摄
检查车辆。李华时摄
为考验医护人员的战场救护能力,导调组设置了复杂多样的“伤情”,颈椎骨折、腿部受伤、气道阻塞伴开放性气胸等多种情况相继出现。救护分队兵分多路,借助战场硝烟隐蔽搜索。发现“伤员”后,医护人员迅速采取急救措施,借助担架及野战救护车,将“伤员”快速后送至野战医疗所。同时,他们还将战场救护基本常识编写成《战伤自救互救手册》,指导官兵在战术背景下强化战场救护素养,提升救护能力。演练现场,一名战士小腿“受伤”被送到野战医疗所,无影灯下,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立即对其损伤部位进行处理,清创缝合。手术顺利完成,“伤员”得到及时救治,随即被转送到治疗室进行后续康复治疗。
紧急救治。李华时摄
为“伤员”输液。李华时摄
战时怎么救,平时就怎么练。医院院长赵志勇介绍,以往训得少、训不全的课目,如今在新《大纲》中都有明确要求和细化标准。此次演练突出实战化背景,设置复杂战场环境,有效锤炼了医护人员的实战化卫勤保障能力。
清点物资。李华时摄
迅速救援。李华时摄
紧急送往手术室。李华时摄
现场手术。李华时摄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作者:李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