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最遥远的距离变得触手可及

设计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shishang/20004.html

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隔山望海,而是行动不便的慢性病患者的求医之路。医院响应国家号召,于年9月在地区率先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链接患者与护士,用最优质的的护理、最温情的服务,让“医院的距离”变得触手可及。

近日,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到一位家属的咨询电话,电话里家属很着急,迫切需要医生、护士前往帮助。原来这位家属是来自重症医学科刚出院一周的74岁患者赖爷爷。赖爷爷是年8月19日行右肺减容术,术后转入重症医学科,期间一直行呼吸机辅助通气,并予气管切开,于9月15日家属及患者要求保留着胃管、两条右胸腔引流管、尿管、气管切开管自动出院回家休养,使用家属自行购买的呼吸机继续辅助呼吸。赖爷爷家住在距离江门市区六十多公里的鹤山宅梧镇白水带,路况很复杂,山路蜿蜒数公里,仅仅能容一车通过,叫车也不方便,医院往返就需要四个小时。虽然按相关规定路程已超出了我们的服务范围可以拒绝接单,但考虑到赖爷爷病情较重,当地医疗条件有限,本着医者仁心的职业精神,我院互联网+护理服务团队还是接下了单。

经过约两个小时的车程,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胡洁珊在村门口看到撑着伞的赖阿姨。胡洁珊护士按照规定双方通过证件的相互核实后,开始详细地向患者家属赖阿姨介绍护理操作风险及可能出现的相关并发症,并请家属仔细解读和签署《气管切开院外延续护理知情同意书》。

护士胡洁珊与家属进行相关风险的宣教及签署同意书

接着,胡洁珊护士对赖爷爷的居住环境进行系统地评估,监测生命体征后开始进行气管切开护理操作。监测气切套管的气囊压力、检查气切套管的伤口情况、规范的吸痰术、更换气切套管敷料等......。看着胡姑娘娴熟的操作,赖阿姨回忆说,也曾经求助过附近的卫生院,但有的因为路途太遥远不愿意出诊,有的出诊了又表示不懂如何处理,家里兄弟姊妹想了很多办法。

护士胡洁珊进行吸痰术

气切套管护理结束后,胡洁珊护士再次对赖爷爷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耐心观察患者的状态。由于赖爷爷仍保留着胸腔引流管,尿管、胃管等重要的管道,胡洁珊从头到脚逐项给家属做护理指导,包括日常护理的注意事项、生活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并对部分管道进行再次清洁、固定。

护士胡洁珊给家属赖阿姨讲解平时护理的注意事项

临走时,赖阿姨真诚的说道:“我们不是专业的医护人员,带着呼吸机全家人都很着急,要是没有你们上门服务,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办了,真的太感谢啦!”。全家人坚持在村门口送胡洁珊护士离开以表达谢意。

胡洁珊护士与家属的合照

?社会上有很多像赖爷爷这样年纪大、行动不便,交通、医疗条件有限的患者。关爱、惠及这些特殊困难群体是国家出台互联网+护理服务政策的初衷。胡洁珊护士表示,通过这次出诊真正感受到发展延续护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为有需要的患者解决最后一公里服务,是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精神所在,也是惠及民生的重要国策。

撰稿:胡洁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mrc.com/wadzz/1304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