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与共识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气道黏液

北京医院治手足癣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604561.html

作者:医院呼吸内科

申永春,文富强

来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本刊原创,转载须授权并注明来源

作者简介

文富强,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医院大内科主任,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病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委,慢阻肺学组副组长。相关研究成果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

气道黏液高分泌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最重要的临床生理特征之一,多年来的研究已经逐渐证实气道黏液高分泌在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中的发病与临床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2]。但是在临床实践中,部分患者乃至部分医师仍未充分认识到气道黏液高分泌的重要临床意义,仅仅将其作为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普通症状对待。

鉴于此,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组织相关学组专家,制定了《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气道黏液高分泌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专家共识)[3]。本文就该专家共识做一临床解读。

1充分认识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临床意义

气道黏液高分泌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这些症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支气管哮喘(哮喘)、肺囊性纤维化等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主要临床特征之一。在专家共识中专门提出,具有慢性咳嗽、咳痰等气道黏液高分泌症状的人群,其罹患慢阻肺的风险是对照人群的3倍左右,并且与吸烟状态无关,阵发性咳嗽是慢阻肺的独立危险因素[4-5],气道黏液高分泌导致慢阻肺死亡的风险是非气道黏液高分泌的3.5倍[6]。哮喘患者哮喘的控制水平与气道黏液高分泌也密切相关,基于尸检的临床研究证实因气道黏液高分泌导致的气道阻塞、窒息是哮喘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7]。而在支气管扩张、肺囊性纤维化患者中,由于黏液的清除功能下降,大量分泌的黏液蓄积在管腔中造成持续的气流受限,反复的气道感染,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病理生理进程。

因此,专家共识指出:气道黏液高分泌不仅仅是一种“临床症状”,更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高危发病因素,加速疾病进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制约因素,临床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应充分认识气道黏液高分泌的重要临床意义。

2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mrc.com/ways/1299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