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与健康管理部
“医生,为啥要给我雾化,这东西扣在脸上怪难受的,直接输液不是效果更好吗?”每年冬春季,急诊科和呼吸科总是围满了上呼吸道感染、哮喘、慢阻肺的病人,雾化成了缓解疾病的常用治疗手段。然而,因为相当多的患者不会正确使用加压定量吸入器导致雾化治疗效果不佳,甚至无效。一、何谓雾化吸入治疗雾化吸入治疗主要指气溶胶吸入疗法,将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或者抗真菌药物等制成气溶胶,以烟或者雾的形式经口腔、鼻腔或者气管当然也包括气管切开管吸入到气道和肺脏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或者延缓症状之目的的一种治疗手段。二、为啥雾化治疗?1、直达病灶:能够使药物直接到达气道或者肺脏;
2、用药量少:雾化治疗相较全身用药所需剂量较小;
3、起效迅速:药物起效时间较口服药物快(例如口服沙丁胺醇起效时间约为30分钟而雾化吸入约为5分钟);
4、副作用低:与全身性药物治疗相比,雾化吸入药物副作用较低。
三、雾化治疗适用于哪些患者?1、哮喘
2、急性毛细支气管炎
3、伴喘息/咳痰的急性支气管炎/肺炎
4、急性喉炎
四、雾化用鼻吸还是用嘴吸?雾化气溶胶沉降经过鼻腔时,许多直径较大的颗粒在鼻腔形成的湍流内粘附在鼻腔内壁,达到肺泡或者小气道的粒子数量减少,而我们的雾化是要通过下气道给药,所以为避免药液浪费,气雾吸入经口腔比鼻腔恰当。五、可否在家中自行雾化有些老人孩子咳喘频发的家庭,想购置雾化器以方便使用,这是可以的。不过,雾化药物需要医生开具并指导使用,对于疾病的判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需要医生来确定。那么家中自行雾化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呢?1雾化器该如何选择?
建议购买压缩式雾化器,其通过高速运动的压缩气体切割药雾,使药雾达到可吸入粒子直径大小,随着自然呼吸进入下呼吸道,使药雾被吸入并沉积于患处,达到治疗效果。而既往的超声雾化器由于其生成的雾化颗粒比较大,只能到达咽喉部或大气管,是不适合咳喘雾化的,而且超声雾化的高频还会转化为热能,改变药性。
2雾化的药量和时间如何把控?
每次雾化吸入液体量用4~5ml,控制一次雾化时间在10分钟左右(5~15分钟皆可接受)。药液液体量过少,药效不够;药液液体量过多,吸入时间太长,病人尤其是儿童不易配合。
3选择咬嘴还是面罩吸入?
理想情况下,应该鼓励使用咬嘴,咬嘴一般比雾化面罩效果更好,但是面罩使用效果比错误使用咬嘴的效果更好;3岁以下的儿童因无法正确使用咬嘴,建议使用雾化面罩。
4雾化吸入时应该采用什么体位?
雾化吸入时最好选择坐位,如果无法采取坐位的可以竖抱或斜抱或半卧位(上半身抬高30~50度)。
5雾化吸入时如何护理面部皮肤?
使用面罩行雾化吸入治疗前,面部不能抹油性面霜/膏,雾化结束后立即清洗脸部,以减少药物吸附在面部并经皮肤吸收。
6
何时结束雾化治疗?雾化器在治疗后会有约0.1~2mL左右的药物残留,一般不会一滴不剩,建议雾化药液发生喷溅的一开始或一分钟后停止雾化治疗。
7雾化治疗结束后应如何护理?
雾化治疗结束后,及时用清水漱口或喝水,可以减轻咽部不适,减少药物在口腔中残留,使用面罩吸入者应及时洗脸,以除去附着在面部的药物。
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家长可交代洗脸漱口;年龄较小的儿童或小婴儿不会漱口,家长可以喂点白开水或棉签沾温水擦拭口腔行口腔护理。
8如何清洁雾化器?
面罩专人专用,应定期消毒和更换雾化面罩或咬嘴以尽量减少污染(雾化面罩一般使用15天或30次后更换,长时间使用会造成药物输出异常,影响治疗效果)。
每个厂商对不同的产品可能有不同的消毒方法,因此,应遵循制造商的建议指南进行雾化器的消毒。另外,进行消毒完后,所有用过了的消毒剂都要丢弃。
供稿:范雨辰重医一院第一分院呼吸科
重医一院第一分院疾病与健康管理部
重医一院第一分院(重医院、重庆市干部保健研究所)是一所集干部保健、医疗、教学、科研医院。医院现已有30多年的干部保健工作经验,同时也收治来自全国各地的病人。为适应健康服务的新需求,实现由“治病”向“防病”,由“被动就医”向“主动健康”的服务理念和模式转型,医院先后派出数十名医护人员进行国家健康管理师及心理咨询师培训,逐步完善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率先在重庆市开展省部级及厅局级干部个性化、全程健康管理服务。
重医一院第一分院疾病与健康管理部将通过健康管理平台、慢病管理服务平台,开展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多学科名医会诊、住院治疗、医学康复等一体化、个性化服务,创建重医一院第一分院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和服务标准,打造国内一流的健康管理示范平台。
呵护健康至诚至臻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