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是干什么的

ID:工业工程专业英语

?

作者:周诗勇

早些年有大学情怀的人说过一个观点——先有大师而后有大学。以前看民国剪报,有一段自我介绍,相当有意思:“吾二十一岁。方始读书。二十六岁。曾捧卷于康门。十年之间。上承大学之正宗。俯窥百家之传记。竖穷三界。横贯地球。对于宗教学,性命学,道德学,政治学,法律学,兵机学,内而心性之微妙。外而乾坤之粗肥。其间昆虫草木。人物鸟兽。原始要终。穷无极有。愈晋愈精。愈精愈奇。几不知人我天地。”

这里的“康门”,我推测此人估计是康有为的弟子,或是其他康姓大家的门生。说出自己“曾捧卷于康门”,何其的骄傲自信。没有大师的大学就是游乐场,在那个有大师的时代,因为老师的就职和离职,学生们跟随自己信赖的老师辗转于各个大学求学,是非常常见的事情。

管理咨询公司其实也是理应如此——先有顾问而后有企业管理咨询公司。

顾问本身在中国就有本来的解释,谋士或者幕僚,无需赘言;但是新时代的顾问还包含一层意思就是知识或经验的工作的劳务外包。

比如华为当初延请IBM来做咨询的时候,顶峰时期有名顾问进驻华为,我们可以说是个幕僚进入华为吗?不行的。在这个语义上,更像公司对公司的含培训项目的劳务外包,而不是我们理解的顾而问之的谋士或是幕僚。

当然,我相信99%的中国人会更偏好顾问就是谋士或是幕僚的解释,传统文化使然。顾问在中国是比现代顾问公司更古老的概念,没有顾问公司以前,企业也会请老专家做企业顾问,政府也有自己的顾问团。如果是传统的顾问定义,顾问就是企业老板可以商量事情的人,是自己下某个决心或是订某个策略的时候可以确认自己想法的人。我们回顾历史,比如那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楚庄王,还是鲁肃劝说孙权不要投降曹操,尽管表面上给后人留下了“说服老板”的极佳案例,但如果说都是幕僚的功劳那就是扯淡了。我的一个观点,那些历史上“老板们”被说服的案例都遮盖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些“老板们”本来就是这么想的,被说服前还未公布这个决心,被说服后公布了之前的决心而已。

如果你不同意我的观点,那么历史上那些出了主意但老板不满意被打死的谋士算什么?那些出了馊主意但是老板很喜欢最后把老板坑死的又算什么?这里面会有悖论,如果你肯定好顾问的作用,但是好顾问有机会被打死,坏顾问有机会飞黄腾达,——所以说了,都是老板本身的意志的作用,要么他内心有一个大致的选择,需要他的谋士丰富他下决心的理由;要么他内心凭直觉和感性有了一个具象的无法向众人传播的想法,需要顾问帮助他抽象化,条理化,逻辑化,最后变得可执行化。

所以,老板请顾问不是来帮自己在老板层面拿主意的,你来拿主意,老板做什么?所谓战略顾问,我是觉得名词用大了,我坚持认为现在的所谓“战略”,不过是帮助老板落实老板自己定的战略的具体战术的人。为什么带这么大的帽子?这里涉及“商业运作和商业包装”(顾问公司的行为了)。因此,一部分老板内心对于和他大谈战略的顾问是非常反感的,尤其是你说的不是他想的的时候。

国内的职业经理人普遍的对顾问公司没有好感,这又是为什么?因为真正的顾问是不会负责具体工作的,什么叫顾问?如果老板是“君王”,职业经理人就是“官员”,顾问就是“幕僚”。一般来说,顾问具有“仕”的背景,没有“官”的身份。这样世界就和谐了,君王有疑惑,就主动去咨询幕僚;官员有疑惑,也私下里会去咨询幕僚。君王、官员和幕僚各司其责,各有各的分工,不会发生利益冲突。

但是现在很多顾问公司的业务已经开始侵害职业经理人的利益了。比如一件工作,老板认为现有的职业经理人没有能力去完成,于是就请顾问来培训他可以完成;但是现在的咨询市场,也可以请顾问来替代职业经理人完成。前者职业经理人可接受,后者其实是在与职业经理人为敌,把自己的盟友变成自己的对手,然后怪他们不配合。为什么顾问公司这样做?顾问公司有两个利益驱动点:第一,有能力教会别人做的顾问要比仅仅自己会做的顾问昂贵,顾问公司往往手里没有几个这样的人(或者舍不得钱);第二,教人会做,可能只是N万的合同;但是帮你去做,服务时间可以很久,可以把合同谈到5N万。

还有一个让职业经理人最反感的,就是顾问公司为了促成交易,往往会把企业现有的职业经理人踩得很低。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顾问项目除了那些大到抬头看不到老板的巨无霸企业,很少有职业经理人自己提出来需求的。如果不担心顾问反客为主,本来应该是有很多顾问项目的需求是从职业经理人自己的提出的,所以,侵占职业经理人的领域尽管帮助一些顾问公司获得了比仅仅做顾问更多的业务量,但是也失去了一个潜在可能出现的业务量。

再说回前面说的“先有顾问而后有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可以说,如果没有顾问公司的包装和保护,相对于谋士或是幕僚这个身份,有90%的顾问是失格的。是的,现在强调社会分工,大量的顾问工作其实就是企业内部任务的劳务外包,但是用着比职业经理人贵几倍的价钱请人做职业经理人可以胜任的工作,是不是已经脱离了顾问的定义?

有人会说方法论,我们公司不是卖方案,而是卖方法论,卖知识、卖逻辑。对于这一点倒是无可辩驳,可以算作企业值得购买的东西。顾问公司开发方法论的目的就是削弱顾问个体的作用,方法论拥护者坚信,只要找到好的方法论,即使不具备足够专业知识的人,使用方法论也可以快速逼近问题本源。大家记住前提“好的方法论”,而不是“方法论”。事实上所有的方法论都有局限,不然六西格玛这样的方法论也没有拯救摩托罗拉;那个因为丑闻而倒闭的安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杰斐逊·斯基林曾经是麦肯锡公司合伙人,他的方法论会少吗?

当然,只有客户相信方法论无敌,华为才会允许个顾问进驻自己的企业,否则他只会允许来一个诸葛亮。要知道,一个诸葛亮才多少钱?

为什么有人说顾问公司搞传销?这么说吧,90%的顾问公司都有浓重的传销嫌疑,我是指的使用了传销洗脑那一套。这是公司需要的,不是有人力资源的写过文章,大意是你能被洗脑那是你的幸运。

在顾问公司工作,绝大多数的人都是非常非常辛苦的,压力也非常非常大。先说压力,你不要信他们说嘴里“我受过公司培训,去过无数企业”,真跑到客户那里,以自己几年的工作经验,面对客户几十年经验的老板和高管,还要挥斥方遒,指点江山。你以为他心不虚?每天对着镜子喊多少次“你是最棒的”才会让他们真的觉得自己是最棒的?

再说辛苦,你不要看那些年薪30万-万的顾问,就是麦肯锡这样的,每晚睡3、4个小时,甚至通宵的工作,累的像狗似的,然后看着旅馆窗外渐渐泛白的天空,心中居然可以生出“奋斗者”的快感,这种快感不仅仅是心理的,甚至是生理的,估计是肾上腺素混合巴多胺的效果。要做到这个地步,打鸡血式的洗脑有没有?传销式的洗脑有没有?陈安之有没有灵魂附体?其实吧,一线的顾问公司在这方面还是克制的,主要钱给的足,鸡血可以少打一些。但是那些国内顾问公司,除了工作日在客户那里,周末时间就是从一家客户到另一家客户的路上,然后每晚睡3-4个小时,钱不够多,鸡血必须打足。

所以成功学、打鸡血、传销洗脑这一套东西,他们自己都没有少用,你是他客户,这么好的东西,他好意思不给你用吗?

我个人认为,现在的顾问市场或者说管理咨询市场,顾问公司多数还是以赚快钱为目的,尽管在珠三角和长三角,企业客户钱多人傻的局面正在改变,但是对客户资源的破坏性开掘还是主流。未来的洗牌是一定的,至于洗牌以后,可能还是会形成企业主、职业经理人和管理顾问三足鼎立,各司其职的局面。

凡事都有个过程,美国的顾问公司有着年的历史了,在最早的时期名声也不好。一位那个时代的顾问曾经说过——我宁可让我母亲以为我在妓院弹钢琴,也不愿意让她知道我在做顾问。

作者:启程

管理咨询是现在世界上发展比较快的一个行业,年全球管理咨询业的年收入大约是亿美元,现在已经超过了亿美元,同时咨询业所创造的价值更是难以衡量。世界强的企业中有50%左右的公司拥有自己长期合作的管理咨询公司。对我国来讲,咨询业的起步比较晚(90年代末),但是发展非常迅猛,各类管理咨询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不过在初期的时候,国内的咨询公司存在着内部管理比较混乱、行业不规范等许多问题,但是经过这20年的发展,不少优秀的本土咨询公司脱颖而出,在业内拥有良好的口碑,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这些信息题主一查便知,下面回到题目本身。

对于管理咨询,哈佛《企业管理百科全书》的定义是:“对现营的事业实行确实的诊断,进而针对经营环境之变化,确立现行事业的基本方针与有关未来的事业结构的方针,然后根据方针来界定计划并切实执行。”简单一点说,管理咨询公司就是为企业解决管理中的问题。

首先,管理咨询帮助企业发现管理上的具体病症,找出原因,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简言之,咨询公司就是企业管理问题解决方案提供者。任何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许多的管理问题,比如企业离职率太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不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莫名下降、新业务难以开展等等许多的问题。当企业发现这些表面的不利现象却不知道原因也不知道怎么解决时,就该轮到咨询公司上场了。咨询是介于研究性高校和企业之间的行业,前者过于追求理论的深究,后者则过于事务性的实操,两者往往难以自动结合,教授们和企业家们都专注于自身的领域,难以跳出视野的局限。而咨询就是把科学的管理理论和企业的管理实践结合起来,咨询业的咨询师们往往是高学历的学者,同时在企业中担任过重要的职务,他们对于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都有较深的认识,擅长提出务实的具体管理建议。所谓术业有专攻,现代社会讲究的就是利用专业分工,借力打力。

第二,管理咨询帮助企业理顺组织架构,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结构基础。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里曾经说过,我国改革初期的企业家多是草莽英雄,他们敢于创新、敢于尝试,但是同时也缺乏系统的企业管理能力,一些人甚至依靠关系、不平等的政策等发家致富。市场经济发展到当今,企业生存需要依靠先进的管理、公平的竞争才能生存,企业发展到现在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甚至一些规模庞大的国企,其内部管理也相当混乱,许多应当制度化的东西没有制度化,企业管理者的随意性很大,这将严重制约企业的持续性发展。例如浙江温州的创业氛围浓厚,民营经济十分发达,但是企业规模基本是中小企业,企业难以做大做强的一个重大原因就是管理体制不规范导致。因此管理咨询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帮助企业建立切合企业具体情况的定制化的制度体系,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竞争的状况、核心竞争能力、发展阶段、人员状况等方面设计适用的管理模式和方法。

第三,管理咨询在企业的升级转型、并购重组、国际化等重大的战略制定中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为企业重大决策提供意见。企业在进军一个新领域或是实施一个新战略时,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而企业内部的管理层难免被主观视角所局限,而咨询团队站在第三方的角度,看待往往能更加客观全面,所谓“旁观者清”就是这个道理。

第四,管理咨询可以为企业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储备人力资源。一些咨询公司专门承担了员工培训的业务,企业可以让核心人才和重点培养的潜力员工接受咨询机构的培训。此外,在现实中,企业遇到一些优秀的咨询师而直接“挖角”咨询公司的行为也不少见。

以上就是管理咨询对于企业管理的主要作用,当然并不完全,希望对题主有帮助。此外,还有一个小建议,如果题主在和咨询公司合作时,除了项目团队最后的项目报告,题主一定要重视在项目过程中和咨询师的沟通,这个过程往往能够在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多个环节给予题主很大的帮助,很多时候甚至沟通过程对于企业管理提升的价值和最终的项目报告一样重要。

错过的美好

在较高职位上,为什么男的总比女的多?手机为什么不做成其它形状?为什么一定是方形?人因工程:人性化设计工业工程在国内发展期前景如何?学历重不重要?工业工程专业到底学什么?学校+工作年限+工资0.0

赞赏

长按







































白殿风北京正规医院
北京治疗严重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mrc.com/wacs/731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