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管理重医一院

年7月5日,重医一院护理部组织开展了年第二季度暨第33期ICU护理沙龙活动,此次活动主题为“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管理”,由神经外科ICU负责承办,来自全院各个ICU及普通病房的骨干护士62人参加了学习和研讨。

神经外科ICU付梦园护师在循证的基础上,并结合ICU实际工作经验,与大家分享了气道评估、管道固定、切口护理、体位、气道湿化、气囊管理、吸痰、口腔护理、患者营养、拔管等多方面的护理方法和最新进展。付梦园全面而详细的讲解,令在场的护理骨干收获良多,同时也勾起了大家更强烈的求知欲望,大家纷纷针对其讲解过程中提到的气管切开病人轴线翻身、气道湿化液的选择、气囊放气、气囊上滞留物的吸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经过循证和讨论,大家对以上问题达到以下共识:

1.对于危重气管切开留置气切导管的病人,在为病人翻身时,注意保持病人颈部和身体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最好选择轴线翻身,以免气切导管旋转移位紧贴气管壁而影响通气造成病人窒息。

2.0.45%NS在湿化过程中有较高的舒适度,可显著降低呼吸道黏膜出血,刺激性咳嗽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更符合机体的需要,因此,0.45%NS仍然是气道湿化液的首选。

3.气囊放气方法,过去要求常规定期放气-充气,但是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机械通气临床指》指出,高容低压套囊不需要间断放气,原因为:①放气1h压迫区域的黏膜毛细血管血流难以恢复,放气5~10min更不能恢复局部血流;②医护人员易忽视充气容积或压力调整;③危重病人不耐受放气后潮气量减少;④放气后滞留物清除不利会造成呼吸道感染。因此,气囊只需要非常规性放气或调整气囊压力。

4.目前国内外多项研究证实气囊上滞留物与早发VAP的联系,无论是持续还是间断吸引,与不引流气囊上滞留物对比,均可降低VAP的发生率,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年)》建议,有条件的情况下,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应进行持续声门下吸引,但是,目前的实践证明,持续吸引使用不当会造成气道黏膜损伤,因此,临床更倾向于使用间断吸引,且应每小时间断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尤其是气囊放气前。但是要注意,进行声门下吸引前应先抽吸再冲洗。

重医一院护理部:熊芳芳整理

说明:以上内容为此次重医一院内部学习交流后得出的一些经验性结论,仅供大家参考!

赞赏

长按







































北京专业白癜风专科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怎么走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mrc.com/wacs/761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