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护理常识

随着机械通气在为重病人的广泛应用,人工气道的建立越来越普遍,随之而来的对人工气道的护理也越来越重要,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ICU病区的护理水平。

1体位:

无论气管切开还是气管插管,在24-48小时内病人应采取平卧位或半卧位,而体位不易变动过多,以增加气管与管道相容性,减少人机对抗及管道脱落的几率。48小时后随病人病情采取舒适的体位。

2空气和温湿度:

正常时鼻、咽腔、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有加温和湿化作用,当人工气道建立后,吸入气体绕开了具有温暖和湿润功能的鼻窦和上呼吸道而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这样人工气道建立后对周围环境的要求相对要高。采取湿化器和空气消毒机每天消毒三次,每次2小时。定时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新鲜,温度在20度,湿度在60-70%。

3保持人工气道通畅:

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就是维持病人的有效通气,保证重要脏器的氧供。吸痰护理尤其重要,而对ICU护士来说,这是一项相当基本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操作,现总结如下:

3.1吸痰的原则:

无菌、无创、快速、有效。医院性感染及交叉感染,吸痰应尽量做到无菌,对气道没有创伤,时间要求15秒左右,如果有大量痰贮存在气道时,则相应延长时间。吸痰是动作轻柔、口、鼻腔、人工气道吸引时应分开。

3.2吸痰的压力:

为了避免负压吸引对气道的损伤,他要求压力在0.04-0.06mPa之间。

3.3吸痰的方法:

先雾化吸入或气管内滴药2-3ml,然后翻身,在拍背(以大小鱼际叩击病人肺部,其方法应由上向下,由外向内,均匀有力的叩击,引起体内痰液的震动,促进痰液的排出),清醒者边拍边鼓励病人咳嗽。吸痰时由浅入深、左右旋转轻柔的吸。遇到分泌物出稍停留,禁忌一插到底,以免将气管外部的痰带入气管深部,引起二重感染。吸痰是观察患者的面色,心率及SPO2。

3.4吸痰的氧供:

吸痰时可刺激交感神经,引起反射性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若迷走神经兴奋,可引起反射性心跳减慢或心跳骤停。吸痰是停止氧气供应,并隐局部负压进一步加重低氧,从而影响心律和导致肺动脉高压,姑吸痰是应先吸高浓度氧气数分钟,使其SPO2再理想的范围内,增加肺的氧气贮备,以增加吸痰时的安全性。

3.5吸痰时机的掌握:

首先判断病人是否需要吸痰,出现下列情况时可确定病人吸痰:

①病人出现呛咳,有痰液的回动。

②上机病人在排除管路扭曲等各种因素外,气道压力增高,峰压报警。

③双肺听诊时有痰鸣音存在。

④SPO2下降(肺功能正常时SPO2大于95%,老年肺病时,SPO2大于88%)

3.6吸痰管的选择:

注意吸痰管的粗细,吸痰管的外径不超过气管插管内径的1/2,若过粗产生的负压过大,可造成肺内负压,使肺泡陷闭;若过细,则吸痰不畅。吸痰管长度应在45-60cm,有1-2个侧空为宜。

3.7吸痰管插入长短:

原则上应比气管导管长4-5cm,以确保能吸出气管支气管内的分泌物。深昏迷的病人插入深度越深越好,清醒及有咳嗽反射的病人,插入深度应达到病人有效咳嗽为宜,而且吸痰时病人的体位应取平卧位,以保证吸痰时气道通畅无阻。

3.8人工气道的湿化:

湿化滴药时应在呼气末或吸气初滴入药液较为合适,将药液沿气管套管壁缓缓滴入,左右两侧分别注入,给药的速度匀速滴入,不可迅速大量地入,以免引起剧烈咳嗽或局部出血,或者喷到操作者身上。湿化的内容包括:

3.8.1湿化量:呼吸道在正常状态的不显性失水大约在ml左右,人工气道建立后丢失水份会更多,所以要求进行气道湿化,一般要求24小时达-ml。痰液的粘稠程度和引流是否通常是衡量湿化是否合适的可靠指标,Ⅰ度(稀痰):如米汤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壁上无痰液滞留,提示湿化过度,要适当减少药量或次数。Ⅱ度(中度粘痰)痰液外观较Ⅰ度粘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滞留在玻璃接头内壁易被盐水冲洗干净,此表示气道湿化合适。Ⅲ度(重度粘痰)痰液外观明显粘稠,常呈黄色,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塌陷,玻璃接头内壁上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掉,提示气道湿化严重不足,或伴有机体脱水,需加大气管滴药量和次数,必要时可加大输液量。

3.8.2湿化液:

a..半张盐水ml(ml生理盐水+ml无菌蒸馏水)+氨溴索30mg

现在主张为了减少病人的耐药情况,用半张盐水湿化。因为吸入后在气道内再次浓缩,使之接近生理盐水,对气道无刺激作用,特别是气道高反应状态。而生理盐水浓缩后形成高渗状态,引起支气管肺水肿,不利于气体交换。

b.半张盐水+氨溴索+利多卡因

主要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和COPD的气道高反应状态,应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作用,达到松弛血管、支气管平滑肌从而改善起到痉挛状态。

c.气管内有鲜血者可用1%肾上腺素湿化达到止血的目的。

d.1.5%SB(蒸馏水+5%SB50ml)

确定病人确实是霉菌感染(有细菌培养为证)应用碱性湿化,可溶解粘蛋白,清除有机物且碱性环境可抑制霉菌的生长。

e.厌氧菌感染时,则可应用甲硝唑溶液。

3.8.3湿化的方法:

a..雾化吸入

b.气管内直接滴药,应用微量泵以每小时泵入,两根据痰液情况而定

c.电热恒温湿化装置(上机病人)

d..加热导线型湿化器:可以调节吸入管道气体的温度。

3.8.4湿化温度:

呼吸道气温以32-35度较为合适,电极局部水温达50-70度以上有一定消毒作用。

4固定及观察外套管长度:

应在术后24小时调整,气管切开系带松紧度以容一指为宜,气管插管系带时注意防护耳根部及鼻翼处,以防有压疮出现。过松时病人易在剧烈活动脱管;过紧时引起周围循环不良。行气管插管人工气道建立者,应密切观察插管的长度,插入长度:经口:成人21-23ml,经鼻23-27ml;儿童经口:年龄/2+12ml,经鼻;年龄/2+15ml。插入长度过长时易进入右肺,形成单侧肺通气,所以应注意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

5观察气囊的情况:

气囊的充气量以不漏气为原则,一般为4-6ml为宜。漏气与否与气道峰压直接相关,漏气的表现为:病人口腔有气体回流的声音,在呼吸机送气时,听诊颈部有气体回流的声音。呼吸机显示泄漏,这时应再小量充气。在气囊放气时应充分吸尽气囊上部的分泌物,以免口腔分泌物下漏引起交叉感染。

6换药:

气管切开的患者应每日换药一次,污染时及时更换。换药时注意无菌操作,同时注意观察有无切口出口感染、经胸部皮下气肿的情况。

7保持口腔清洁:

口腔病原微生物较多,气管插管时会咽的保护功能丧失,分泌物易流入气道,诱发感染,因此应加强口腔护理。对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应采取由两名护理人员应用口腔冲洗法,才能彻底清洁口腔,提高口腔护理的效果。

8呼吸机管道的消毒:

长期上机的病人应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一般要求48-72小时更换一次,应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30分钟,用无菌蒸馏水冲洗晾干备用。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投稿邮箱:marketing

xukemed.cn您可长按上图识别







































白癜风的药物
白癜风治疗效果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mrc.com/wahl/125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