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岑巩贵州岑巩县实行强村带弱村

岑巩县的杂稻制种基地

岑巩县养殖大户带动贫困户发展蛋鸡产业

发展产业是最具持续性的一项扶贫措施,近年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贵州省岑巩县探索“强村带弱村、坝区带山区、能人带穷人、企业带农户、试点带全局”模式,破解贫困山区产业发展和群众稳定增收致富瓶颈,截至年,全县贫困发生率下降到5%,为年“整县摘帽”夯实了基础。

强村带弱村壮大集体经济

“入股公司前,我年收入只有3千元,用‘特惠贷’资金加扶贫资金量化入股后,分红收入达2万元。”岑巩县大有镇塔山村贫困户杨熙东说。

塔山村是一个强村,年,大有镇组建塔山联合党委,指导成立了贵州思府农牧有限公司,将7个贫困村的贫困户扶持资金注入到公司。目前,公司已完成第一期标准化养殖种猪头、年出栏生猪1万头的工程建设。项目全部建成营运后年产值可达万元,覆盖贫困户余户多人。

岑巩县注溪镇周坪村具有环境资源优势,是贵州省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年,镇委组建周坪联合党委,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整合财政扶贫等资金万元,新建休闲旅游山庄,带动6个弱村共同发展。山庄第一年以30万元租金出租经营权,并按15%的比例逐年上浮租金。租金收益60%量化到贫困户,40%作为村集体经济积累,目前又有多户贫困户受益。

据了解,近年来,岑巩县把地域相邻、产业相近的两个或多个强村和弱村结成帮带对子,通过党社联建、村企联合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县先后投入余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用于产业发展,组建片区联合党委2个、跨村抱团发展联合体14个,截至目前,该县45个村实现了分红,6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从无到有,每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5万元以上。

坝区带山区拓宽致富途径

走进岑巩县天马镇苗落产业扶贫生态园,只见各类苗木在春风中展现蓬勃生机。正在园区忙活的村民周应兰说:“我通过入股分红和务工每年有近3万元的收入。”

近年,岑巩县天马镇将全镇13个村的万元扶贫资金整合集中使用,在成立13个村级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了苗落产业扶贫生态园,在坝区发展多亩绿化苗木花卉产业园区。园区按资金入股占40%、土地入股占40%、公司入股占20%的比例分红,每年可实现利润万元。同时,贫困群众还可以参与园区务工,获得股权收益和务工报酬双重收入。

为充分利用坝区资源优势,着力推进坝区与山区的融合发展,跨区域发展产业,岑巩县编制了集中连片坝区与山区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深化产业发展,同时找准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增收的结合点,建立产业选择、主体带动等产业精准扶贫各环节联结机制,确保贫困户精准受益。目前,在坝区培育创建省级园区4个,州级园区2个,实现产值2.55亿元,带动山区群众和贫困户就业2.9万人次。

能人带穷人助贫困户增收

走进岑巩县思州元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只见一座现代化的标准养殖场呈现于眼前,一枚枚新鲜鸡蛋通过传输带往外输出,几个工作人员正忙着打包。

据介绍,该县龙田镇依托都素村刘良军等养殖大户,成立思州元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标准化蛋鸡养殖,辐射带动当地贫困户发展蛋鸡养殖,通过建立“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利益链接机制,实现了企业增效、贫困户增收、村集体壮大,覆盖全镇户贫困户,每年可为贫困户分红70万元。

岑巩县还鼓励和引导产业能人带领贫困群众发展杂稻制种、思州柚、生态畜牧业等,同时鼓励和引导扶持党员带头人(能人)牵头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或创办扶贫示范基地,通过流转贫困户土地、吸纳贫困户就业、鼓励贫困户投资入股和返租倒包等形式,辐射带动了一大批贫困户增收脱贫。目前,该县能人带动产业发展,已覆盖贫困户1.2万户5.4万人。

企业带农户实现互利共赢

“我现在就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上班,年收入有2.5万元。”岑巩县注溪镇衙院村贫困户许章琴高兴地说。

围绕增加贫困群众工资性收入,岑巩县一方面加大农村劳务输出力度,推动贫困劳动力外出就业、干事创业;另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企业创新工作思路,到开发区以外的乡镇开设扶贫车间,实施异地置业,既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近就业,又让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双方互利互惠。

目前,全县已在水尾、大有、注溪、平庄、羊桥等乡镇开设了“扶贫车间”“扶贫作坊”,惠及贫困户多户,并向其余乡镇逐步推广实施,拓宽农民就近就业覆盖面。此外,该县还引进13家县外农业企业、培育29家本土农业企业,根据企业有资金、有技术,但缺地、缺劳动力,农民有地、有劳动力,但缺资金、缺技术的情况,充分整合资源,实现了互利共赢,带动45个村多贫困人口就业增收。

试点带全局推动产业发展

在推进异地置业过程中,岑巩县委、县政府确保扶贫资金安全运行,贫困群众利益不受损害,对产业立项选择、资金运行安排、产业评估验收、效益分红监管、专业合作社和贫困群众培训等实行统筹规划,全程监管,建立健全相应的运行管理机制。同时,强化对异地置业工作中经验做法的提炼和总结,推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长效机制。通过以点带面推动产业遍地开花、全面发展,异地置业等发展模式现已经在全县推广,11个乡镇均有自己的主导产业。年以来,共实施异地置业项目24个,覆盖42个贫困村户贫困户,产业发展呈现勃勃生机。

徐学练舒选勇--摘自《中国妇女报》(年3月22日)

岑巩老寨村

千亩油茶撑起大山生态致富梦

时下,正是松土下肥好时节,在岑巩县水尾镇老寨村千亩油茶种植基地,几十名工人正忙着给油茶松土、除草、施肥,处处一片繁忙春耕景象。

“一年要施3次肥,除3次草……”该油茶基地负责人舒选武告诉笔者,原先老寨村是一个产业空壳村,长期以来,受资金和技术的限制,村民们缺乏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村里大片的土地被闲置撂荒,产业一直处于“零发展”状态。

年,村民舒选武通过多次外出考察,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充分利用荒山、闲置土地,自筹资金加贷款余万元,成立了岑巩县思恒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于当年在老寨村种下了第一批油茶树,种植面积亩。

油茶种下去后,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给当地老百姓提供了一条快速增收路子。

“我是上个月才来的,每天有70元钱收入,老板还供我们一餐饭。”正在基地给油茶除草的村民杨麦香说。

据了解,油茶树产出的茶油对人体健康具有多种保健作用,被公认为“保健油、益寿油、东方橄榄油”,市场空间较大,一般种植8年以后进入丰产期,预计亩产干果公斤,亩产值毛收入上万元,坐果后可连续采果80年以上。

舒选武心里想着一定要扩大种植基地面积,才能有更大的收益,才能为更多当地群众带来利益。

年,在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下,舒选武又种了亩油茶。为了更好地发展油茶产业,舒选武与当地农户、贫困户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群众分别以土地、“特惠贷”资金入股等方式加入他的合作社。目前,该油茶项目共有户加入,其中贫困户户,油茶种植见效后,将按照约定比例进行分红。

曾经群众眼里不起眼的荒山荒坡,如今变成村民们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进入挂果盛产期后,一棵树能产油茶子50斤,按一亩一百棵算就是斤,按现有市场价2元一斤,一亩就是一万元。”舒选武自信满满地算着油茶收益账。

舒选武还告诉笔者,他跟群众约定了分红比例,按照入股合同约定,20年后,这些油茶最终会归老百姓所有,他只是这批油茶短暂的“管理员”而已。

一片油茶林,带富一方人。

在不断的摸索过程中,舒选武找到了油茶产业窍门。他的千亩油茶长势良好,今年已有少量挂果,明年将进入初产期,预计年将提前进入盛产期,长势喜人的油茶正成为舒选武带领当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梦想的“摇钱树”。

杨尤辉周燕黄燕--摘自《黔东南日报》(年3月22日)

主管:中共岑巩县委宣传部

主办:岑巩县新闻中心岑巩县网信办

总策划:陈永祥

总监制:潘家贵

执行总监:杨政权

本期编审:徐学练

责任编辑:杨尤辉

请长按







































重庆市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汇聚中西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mrc.com/wahl/869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