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AHS患者的肺功能表现

从力学角度上讲气道的开放与关闭由以下几方面因素决定:管腔内压、管腔外压、跨壁压和管壁的顺应性等。呼吸过程中人体上气道的腔内压主要取决于吸气肌的收缩力,其收缩力越大,管腔内压力越低。管腔内压力越低或管腔外压力越大,管腔越容易塌陷和闭合。跨壁压是管腔外压力与管腔内压力之差,跨壁压越大管腔越容易塌陷。而OSAHS患者属胸腔外气道阻力可变型阻塞,在呼气时上气道内压力大于气道外大气压,跨壁压下降,使阻塞部位口径增大,阻塞程度减轻,因而在用力呼气的开始阶段呼气流量虽然比正常减低,但减低不明显。而在用力呼气时,上气道内压低于气道外大气压,跨壁压升高,使阻塞部位气道口径进一步缩小,用力吸气速度明显降低。因为会出现肺功能的最大流量—容积曲线中VE50%/VE%1的情况。由于上气道的结构及功能异常,气体流速不均,吸气相和(或)呼气相出现锯齿波。

OSAHS患者肺功能随体位改变而改变,当由立位改为仰卧位,由于膈肌向头侧移位,肺容积缩小使得VC、IC及ERV下降;同时由于外周小气道的闭塞,FEV1下降较为敏感;且因膈肌的头侧移位,OSAHS患者的代偿功能下降,使MVV下降明显。但对于轻度患者VC.IC及ERV改变可不明显,仅有FEV1下降。

近年来研究发现,脉冲强迫振荡(IOS)检查可用于OSAHS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OSAHS患者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发生阻塞,导致气道阻力增加。IOS技术应用强迫振荡原理对脉冲振荡下的静息呼吸进行频谱分析,以此测量呼吸阻抗,包括中央气道和周围气道阻抗等指标,从而确定气道狭窄程度和阻力。脉冲频率在5HZ下的黏性阻力(R5)反应总气道黏性阻力(即总气道阻力),20HZ下的R值(R20)反应中央气道黏性阻力(即总气道阻力),R5与R20的差异(R5-R20)为周围气道黏性阻力。X5反映外周气道弹性阻力,X35为惯性阻力(主要为胸廓和大气道)。

研究发现,与COPD组及对照组相比,OSAHS患者R20明显升高,并且与AHI及病情程度呈正相关。因此可看出OSAHS患者上气道阻力较正常人升高,其原因可能为上气道器质性和(或)功能性狭窄,致使其在清醒状态下上气道阻力即已升高,在睡眠时更为严重,从而频繁发生上气道阻塞。外周气道阻抗、R5-R20明显升高,而外周气道阻抗及R5-R20反映的是小气道的阻力情况,说明部分OSAHS患者常规肺功能虽无异常,但仍有小气道因素存在,这可能提示OSAHS患者本身可能也并存着小气道功能的异常。









































北京白癜风能治么
治疗白癜风的最好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mrc.com/ways/373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