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今年无烟日的主题为“烟草——对发展的威胁”。
本期共分为三个栏目,其中为烟草由来与戒烟方法的相关科普,适合所有人阅读;、从医学学习角度总结了吸烟所致疾病的相关知识,可供医学生复yu习xi。大家可以按需服用哦!
医学视界
一、烟草的由来和世界无烟日的历史渊源
烟草制品可分为可燃吸式和非燃吸式两类c。可燃吸式的烟草需要点燃并吸入烟雾,最常见的是世界范围内流行的机制卷烟,也是我们平时见到的烟草的消费形式。此外还有自制的各种卷烟、雪茄、烟斗和水烟。烟雾可能直接吸入,或者经过过滤嘴或是水的过滤。非燃吸式包括鼻烟、咀嚼式烟草和其他一些形式。香烟只是烟草最常见的一种。
烟草的由来
原产美洲:烟草原产于中南美洲。考古发现,烟草存在早于公元前几个世纪,甚至十几个世纪。印第安人最早吸食烟草。当时的印第安人常会随身携带三件物品:水囊、弓箭和烟枪,他们将吸烟作为一种神圣的活动,常常与祭祀活动一起进行。
传入欧洲:年10月12日,哥伦布率船队探险航行到美洲圣萨尔瓦多岛,他和水手们看到当地印第安人吸烟,感到十分惊奇。随着通往美洲航道的开通,年,烟叶和烟草种子被带进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其后传播到欧洲和世界各地。
传入中国:烟草传入中国约在16世纪中期和后期。据历史学家吴晗等专家考证,烟草传入中国的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是明朝万历年间(~),经由吕宋(今菲律宾)传至中国福建、广东、广西和台湾;二是约于17世纪,经由日本、朝鲜传至中国东北各省。
世界无烟日的由来
缘起:烟草在全球盛行了多年,直到20世纪,人类才开始认识到烟草对人类的危害。
始创:年,美国癌肿协会首先提出了控制吸烟的一种宣传教育方式——无烟日。这天,在美国全国范围内进行“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劝阻吸烟者在当天不吸烟,商店停售烟草制品一天。美国把每年11月第3周的星期四定为本国的无烟日。之后,英国、马来西亚、中国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制定了无烟日。
确定:年11月,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于年开始执行。但因4月7日是世界卫生组织成立的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卫生组织都要提出一项保健要求的主题。为了不干扰其卫生主题的提出,世界卫生组织决定从年起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中国也将该日作为中国的无烟日。
二、戒烟方法和技巧
1.方法
①回避法:定戒烟日期,将戒烟决心告诉其他人,让其共同监督。扔掉所有与吸烟有关的东西,如烟卷,打火机,烟灰缸等等。初期尽量避免到酒吧等容易令人想起吸烟的场所,不去平时买烟的店铺,不和吸烟的人常在一起。
②转移法:烟瘾发作时,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到别处,如离开环境、做体育运动、嚼口香糖、做家务、聊天等。精神紧张时,采取深呼吸、肌肉放松练习、做操、散步、冲个热水澡、喝水或果汁等减轻压力。
③拒绝法:迅速回避和谢绝别人递烟,防范他人“仅此一支,下不为例”的诱惑,告诉别人已戒烟,不要给烟卷,也不要在自己面前吸烟。
④厌恶法:对嗜烟者的抽烟行为选用一些负性刺激方法使之对其产生一种厌恶感。例如快速抽烟法,首先让患者以每秒钟一口的速度深吸地将烟吸入肺部,由于这种速度远远超出正常的吸烟速度,使尼古丁在短时间内被大量地吸入,这时患者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反应,如头晕、恶心、心跳过速等。要求患者好好体验这种不良感觉,然后让他呼吸一会儿新鲜空气,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随后又让患者快速抽烟,直到不想再抽、看到香烟就不舒服为止。这种疗法只要连续进行2-3次,一般都会把烟戒掉。注意此法不能用于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的人。
2.技巧
①扔掉所有与吸烟的物品,完全戒烟或逐渐减少吸烟次数,通常3~4个月就可以成功。
②避免参与往常习惯吸烟的场所或活动,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图书馆和其他不许抽烟的地方
③摆脱餐后一支烟的想法,散步、喝水或吃水果来取代。
④考虑吸烟对于自己以及家人身体的危害
⑤戒烟的前几天要多喝水,不喝刺激性饮料
⑥多吃维生素B群,安定神经
⑦饭后刷牙或漱口,穿干净没烟味的衣服
⑧用钢笔或铅笔取代手持香烟的习惯动作
⑨将不抽烟剩下的钱给自己买一个礼物作为奖励
⑩准备2-3周内戒除想抽烟的习惯
医点医滴
以上介绍了烟草的由来和戒烟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将从医学学习角度,介绍烟草可能引发的相关疾病,并重点介绍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改变。
①男性性功能障碍:烟草中尼古丁有抑制性激素分泌及杀伤精子的作用,同时烟草毒素可阻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大大降低女性的受孕机会,还会导致阳痿,使其性功能减退和性功能障碍导致男性不育症。
②妇科疾病:更易影响生理,会出现月经紊乱、流产、绝经提前,雌激素低下,受孕困难,宫外孕等症状,并使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状更加严重。
③胎儿发育不良:自发性流产,胎儿发育迟缓,新生儿低体重,早产,死产,胎盘早期剥离,前置胎盘。可增加胎儿出生前后的死亡率和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还会损伤婴儿的大脑,使其智力发育迟缓。
④肺癌
危险性:肺癌中80%~90%与吸烟有直接关系。吸烟者患肺癌的相对危险性较从未吸烟者明显增加,死亡率则男性为从未吸烟者的21倍,女性是12倍,即使停止吸烟后,危险性也始终高于从未吸烟者。烟的种类和肺癌的类型有关。
⑤冠心病
危险性:吸烟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超声检查发现吸烟者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程度、大小较非吸烟者明显且钙化斑较多,血管顺应性较差。流行病学研究证实,每日吸烟数量与CH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间存在着剂量-效应关系,一般认为,轻到中度吸烟者患致命性CHD的相对危险性是非吸烟者的2倍左右,而重度吸烟者是6~15倍。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都会增加患病危险。停止吸烟后,CH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逐渐下降。
⑥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
危险性:是一种小动脉和小静脉的炎性疾病,几乎仅见于吸烟者,且继续吸烟者的截肢的比例较停止吸烟者显著升高。停止吸烟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⑦脑卒中
危险性:吸烟的数量与患脑卒中的危险间存在着剂量-效应关系。仍在吸烟者患脑卒中的相对危险是从未吸烟者的3.7倍,重度吸烟者是4倍,即使已停止吸烟,仍是从未吸烟者的3倍。
⑧COPD
危险性:COPD患者吸烟者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咳痰、喘息、气促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从未吸烟者,停止吸烟后症状明显减少。吸烟增加肺功能下降趋势,停止可使肺功能有少许改善,但是复吸会使肺功能下降更为迅速。
⑨慢性支气管炎:多见于中老年人,冬春季易发,临床特征为反复发作的咳,痰,喘。每年发作时间超过三个月,连续两年以上者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其发病是外界环境因素的侵袭和机体呼吸道防御机制受损的结果。临床病理联系:咳嗽,咳痰(痰为白色,不易咳出),肺背底部出现干,湿啰音。喘息者出现哮鸣音呼吸急促不能平卧,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反复发作可出现并发症:广泛性细支气管炎,小叶性肺炎,肺气肿,肺不张,支气管扩张,肺源性心脏病。
病理变化包括黏膜上皮损伤,支气管腺体和杯状细胞增生,支气管壁炎性病变,软骨病变。
A黏膜上皮损伤:纤毛上皮细胞受损,表现为纤毛变短,参差不齐,稀疏倒伏,互相粘连,部分完全脱失。电镜下线粒体肿大变性。病情严重时,上皮发生坏死脱落形成溃疡,肉芽组织,甚至出现鳞状上皮化生。
B支气管腺体和杯状细胞增生:腺体肥大,增生,浆液腺转化为黏液腺。杯状细胞区域性增多。黏液分泌亢进并且由于酸性黏多糖和去氧核糖核酸的增多,使其黏度增加,出现潴留现象。
C支气管炎性病变:各级支气管壁有大量淋巴细胞和少量巨噬细胞浸润,急性发作时出现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反复发作病变可逐渐波及小气道,导致细支气管壁增厚,管腔狭窄,黏液栓形成,出现小气道阻塞。有可能并发肺气肿。
D软骨病变:软骨便发生萎缩,变性,透明软骨转化为纤维性软骨,软骨细胞固缩或消失,使得支持力减弱,小支气管易发生塌陷或折叠。
医言医语
最后,小编总结了本篇中医学相关的重要英语词汇,不知道大家是否都认得?
Impotence阳痿
Ectopicpregnancy宫外孕
Osteoporosis骨质疏松
Chronicbronchitis慢性支气管炎
Stroke脑卒中,中风
COPD(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D(CoronaryHeartDisease)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