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肺功能协助诊断与鉴别诊断
1、对肺、气道疾病的早期诊断
(1)哮喘早期,临床不适往往不显著,如支气管哮喘的早期
(2)长期反复咳嗽,尤其是干咳超过3个月
(3)咳痰,有胸闷,活动后加重
2、对肺功能损害性质的定性诊断
(1)判断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慢阻肺、粘膜水肿、异物、痰栓,肿瘤以及气道外压导致的阻塞等)
(2)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肺实质病变,巨大肿瘤、肺不张、肺间质性疾病、胸腔积液、胸廓畸形等)
(3)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
3、诊断病变部位
(1)V-V曲线(流速-容量曲线)
能够迅速的判断是否有气流受限,以及气流受限发生的病变部位加以判断,如:大气道还是小气道,胸内型还是胸外型上气道阻塞。
4、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
引起呼吸困难的原因: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药物中毒还是精神情感异常导致
二、评估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展和预后
1、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
欧洲呼吸年会和胸科学会在年的肺功能联合指南中将肺通气功能分为六个等级:正常、轻度、中度、中重度、重度和极重度。肺功能的损害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明确的相关性。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GOLD指南把肺功能列为独立的危险因素,可见肺功能的重要性。
2、劳动强度及耐受力评估
对重体力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等进行评估,科通过静态的肺功能检查和动态的运动心肺功能检查综合判断。
3、疾病的进展和预后评估
肺功能追踪能反映疾病的进展速度与预后,了解疾病的发展和转归。
4、职业病致残级别的评估和评定。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评估
1、内科治疗
呼吸疾病的治疗效果,通过肺功能检查可以量化疗效。对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估。
2、胸腹部手术耐受力评估
通过检查肺功能,了解肺功能的基础情况和代偿能力,才能对患者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力和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准确的评估。
3、各种术后病人的康复评估
4、各种神经肌肉疾病的疗效评估
比如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呼吸肌的功能以及呼吸功能的转归。
医大一院呼吸内科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