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姆利希急救法即海姆里克腹部冲击法。急性呼吸道异物堵塞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由于气道堵塞后患者无法进行呼吸,故可能致人因缺氧而意外死亡。海姆里克腹部冲击法也称为海氏手技,是美国医生海姆里克先生发明的。年他首先应用该法成功抢救了一名因食物堵塞了呼吸道而发生窒息的患者,从此该法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拯救了无数患者,因此该法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拥抱”。
背部扣击法和胸部冲击法(1岁以下儿童适用):
1、将婴儿翻转面朝下呈骑跨状放在急救者的一侧前臂上,头部略低于胸部,同侧的手掌托住婴儿的头部和下颌,手臂可以放在同侧的大腿上。
2、用另一侧的掌根叩击孩子两肩胛骨之间的区域,给予连续5次有力的背部拍击。
3、固定孩子的后颈部,翻转成仰卧位躺在急救者的一侧前臂上,同侧手掌托住头部和颈部,使头部略低于躯干约30度,手臂可以放在同侧的大腿上。
4、用另一侧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压乳头连线中点下缘的胸骨,给予连续5次有力的胸部冲击,向里向上,1秒1次。
5、依次重复5次背部拍击和5次胸部冲击,直到异物排出或是孩子失去意识为止。
提醒:在急救的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孩子嘴里有没有东西出来,如果有东西,急救者应用手指将异物勾取出来,千万不要捅。并且:以上所有动作都是在孩子的头低于胸的情况下完成的。
胸腹按压法(1岁以上儿童适用):
急救者站在或者跪在孩子身后,双手环抱孩子的腰部,一手握拳,将握拳的拇指侧紧抵住孩子脐部以上、胸骨以下的腹部正中线上,另一只手握住握拳的手,向上快速按压孩子的腹部,反复快速按压,直至异物排出。
提醒:在救助孩子的同时,马上拨打急救电话,等待专业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入院检查治疗。
错误的救助方法:
对于很多没有常识和经验的家长来说,遇上这样的情况,可能会本能的给孩子拍背、喝醋软化、喝水或吞咽,但京妈要提醒的是,这几个最常用的方法,是错误的!千万不要这么做,不能因为这些错误的方法加重危险,或耽误抢救时间。
拍背:这可能是最先想到的,也最出自本能的动作,但事实是万万不能这么做!因为这样的做法可能导致“异物”越陷越深,特别是当孩子有呼吸,同时在主动、大声咳嗽排出异物的时候,拍背不利于异物咳出。
喝水:很多家长认为,呛住了就要喝水,也属于一个常见的本能反应,但其实这样做只会加重并引起呛咳,如果不小心呛进肺里,引发吸入性肺炎,严重时导致窒息。
吞咽:当孩子被卡住时,也有家长会让孩子尝试咽下去,但这里有个医学常识,就是异物更容易从食管有三个狭窄,如果异物第一个狭窄深入到第二个狭窄,危险更大。
喝醋:如果卡住孩子的是食物,有些家长可能也会想到给孩子喝点醋来软化异物,但这里需要清楚的两点是:醋软化食物需要较长过程,而且醋也无法在异物滞留的地方停留。
喂食婴幼儿的注意事项:
对于宝宝来说,一般常见的容易卡住气管的“异物”是食物和玩具,如给宝宝吃一些体积小而且坚硬的食物、粘性大的食物等,都容易被卡在喉咙或气管;另外一些常给宝宝玩的小玩具或者家里的小物件,也容易被宝宝吃到嘴里,发生异物卡喉。
在给宝宝吃东西的时候,养成良好习惯,不要逗宝宝大笑或到处乱跑;
体积小且坚硬的食物,如:豆子、花生、瓜子等坚果类食物,葡萄、桂圆、樱桃、山楂、荔枝等水果;
给宝宝添加辅食要合适,小月龄时避免吃容易被卡住的小而坚硬或粘性大的食物;
粘性大的食物,如:汤圆、年糕、果冻、等;
不易下咽、容易噎着的食物,如:包子、肉类、芋头、地瓜等;
常见玩具及家用小物件,如:磁力球、小珠子、小玩具、玩具小零件,小药粒、干燥剂、樟脑球、钢镚、小扣子等。
九天茶女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