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熟悉呼吸机性能,了解呼吸机参数设置。
2、呼吸机旁边一定要备有一功能完好的呼吸球囊,注意呼吸球囊各部件连接是否正确,是否有氧气连接管,确认周围环境是否有氧源及负压装置,接班时一定确认处于备用状态。
3、注意观察呼吸回路连接是否正确,湿化罐中是否有蒸馏水,定时、及时倾倒冷凝罐中冷凝水,倾倒后连接紧密,防止呼吸回路漏气。
4、呼吸机报警时应仔细排查原因,切忌随意消除报警声音,必要时请医生调整。
5、采取适时吸痰原则,吸痰前给予纯氧2分钟,选择合适吸痰管(注意柔软度、长度、粗细)一般12——14号,吸痰后再次给予纯氧2分钟,吸痰过程中动作轻柔手法得当(提、插、捻、转),防止气道痉挛,随时观察监护仪各参数。
6、注意人工气道的妥善固定,加强气道的湿化,防止分泌物、血液、痰液形成痰痂造成人工气道的堵塞,湿化气道时注意妥善固定注射器针头,必要时将针头取下。
7、注意电源位置,远离水及易燃物质,为患者实施各项操作时,注意不要碰断电源,防止人为断电,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8、一旦出现呼吸机故障或不工作,即刻将气管插管(或切开)与呼吸机管路连接处断开,将呼吸球囊连接氧气接气管插管后人工捏球辅助呼吸,应沉着冷静,切忌慌乱。有自主呼吸者注意捏球时一定要与患者自主呼吸同步,不要用力过猛、过快,并及时设法通知医生,视情况安慰患者,言语要谨慎,切记不要轻易断言呼吸机故障,应由医师做出判断,以免引发不必要的纠纷隐患。
9、如非紧急情况而只需吸氧者,注意吸氧管的末端应去掉鼻塞,然后接插管(或切开处),防止造成气道堵塞,熟记电源维修电话,抢救患者时分清各项工作的轻、重、缓、急,责任明确。
10、危重患者携带的管路多如气管插管、鼻饲管、胸腔引流管、尿管等,在为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前妥善处理各条管路,防止扭曲、滑脱等情况发生。
11、严格床头交接班,加强各项基础护理,减少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