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二

建立人工气道是抢救急危重患者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开放气道损坏了鼻咽部的正常湿化机制,造成气道干燥,分泌物浓缩,引起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损伤,发生组织病理学改变和肺功能改变。近几年来,国内外同行对人工气道湿化的护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现综述如下。湿化液的选择   多年来,临床上一直将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作为对气管切开患者的一项常规护理操作。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因肺的蒸发面很大,生理盐水进入支气管肺内水分蒸发很快,盐沉积在肺泡及支气管形成高渗状态,引起支气管水肿,不利于气体交换。现l临床上常选用无菌蒸馏水或0.45%盐水进行湿化。0.45%盐水吸入后在气道内接近等渗盐水,对气道无刺激作用。也有人主张用1.25%的碳酸氢钠液湿化气道,使气道局部形成碱性环境,碱性具有皂化功能,可使痰痂软化,痰液变稀薄,以利于咳出。但其用量大时可导致组织水肿、肌肉疼痛、抽搐、碱中毒而加重肺水肿。   在湿化液的配方中,临床上常用无菌蒸馏水或0.45%盐水加人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及糜蛋白酶,有湿化、抑菌消炎、化痰作用。但是庆大霉素气道内给药的常规剂量较小,不足以起到杀菌作用,甚至可引起细菌耐药性;长期滴入地塞米松,可诱发和加重感染;糜蛋白酶性质不稳定,水溶液很快失效,因此必须现配现用,这些不足之处,使气道湿化达不到理想效果。马惠等¨列将沐舒坦作为湿化液与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和糜蛋白酶作为湿化液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沐舒坦具有促进黏痰排除作用,溶解分泌物的特性以及协同抗菌药物作用,其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气道湿化液。黄瑾等用盐酸氨溴索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湿化液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盐酸氨溴索能作用于分泌细胞,调节浆液与黏液的分泌,使浆液分泌增加,加强纤毛的摆动,增加黏液运输系统韵清除能力。湿化液的量及温湿度   人工气道由呼吸道失水约ml/d,湿化量成人为—ml/d,如有高热、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可酌情增加湿化星,但通常每天不超过ml。特别对老年人的湿化量更要精确计算。因为老年人的气道屏障功能减退,受高渗透压湿化液的刺激易引起气道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而出现气道痉挛;老年人心肺功能相对较差,特别是在重症的情况下过多的湿化液可通过气道吸收使气道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气道水肿而增加心脏负担。确切的湿化量必须视室温、空气湿度、通气量、患者体温、出人量、痰液的量和性质作适当地调整。室温应调节在18—22℃,湿化液的温度一般在20—40℃,低于或高于此温度范围均可造成支气管黏膜纤毛运动减弱或消失而诱发哮喘,过热有灼伤局部黏膜的可能。痰液的黏稠度是调节湿化液量重要的指标之一,黏稠度分为3度:I度(稀痰),痰液如米汤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管内壁上无痰液滞留。如量过多,提示要适当减小气道湿化。Ⅱ度(中度黏痰).痰液外观较I度黏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玻璃管内壁上滞留,易被水冲洗干净,提示气道湿化满意。Ⅲ度(重度黏痰),痰液外观明显黏稠,常呈黄色,吸痰后有大量痰液在玻璃管内壁上滞留,且不易被水冲洗干净,提示气道湿化严重不足,应及时增加气道湿化液的量。安聪娟等啪1对以上不同痰液黏稠度患者所需的气道湿化量进行了研究,认为应根据不同痰液黏稠度给予不同的气道湿化剂量,I度、Ⅱ度、Ⅲ度患者48h适合的气道湿化量分别为6ml/h,12ml/h,16ml/h。并发症的观察护理01湿化过度   湿化过度可使气道阻力增加,水滞留增加心脏负担。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遭受损害,引起肺泡萎缩或肺顺应性下降,而且湿化过度引起的反复吸痰易导致气道的损伤。在给患者呼吸道湿化后,应注意观察吸引的分泌物量、色、味和黏度。如发现患者呼吸急促,痰液稀薄、量多,频繁咳嗽,甚至诱发支气管痉挛,则提示湿化过度,应减少湿化置或停止。02湿化不足湿   湿化不足可导致黏液栓形成,从而引起气道阻力增加、气道陷闭和低通气。如发现患者咳嗽加剧,烦躁不安,缺氧加重,痰液黏稠,肺部出现于I罗音,眼结膜充血水肿,血压升高,则提示湿化不足应该相应增加湿化量。03肺水肿和窒息   黏稠分泌物湿化后膨胀,增加气道阻力引起的窒息和误吸导致的肺水肿是湿化护理的严重并发症。密切监测患者有元气促、呼吸困难、咯大量泡沫样痰、发绀、两肺湿性罗音等表现,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对心、肺、肾功能不全,婴幼儿以及水钠潴留等的患者,要严格控制雾化量,避免短期内湿化量超过支气管和肺泡的清除能力而发生肺水肿。   了解人工气道湿化的重要性,以及不同气道湿化方法的特点和效果,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有助于提高护士的病情观察能力,帮助护士选择合适的湿化方法,保障患者的安全。随着对人工气道湿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护士将掌握并运用更有效的气道湿化方法解决临床问题。本文摘自《护理实践与研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投稿邮箱:xvdangood

.







































石家庄能够治好白癜风的医院
怎样可以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mrc.com/wadzz/119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