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由于意识障碍、神经系统受损、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造成不能有效地清理呼吸道;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降低从而引起组织缺氧,加重组织损伤。此时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建立人工气道,能够支持呼吸,改善通气和氧合,帮助病人度过急性呼吸道堵塞,是生命支持的首要措施和抢救的基本保障。但是由于气管切开破坏了呼吸道黏膜的正常作用,增加了肺部感染的危险。气管切开病人的呼吸道护理是疾病转归的关键性因素。一般资料
年11月年11月某院共收治重度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病人56例,均为昏迷病人,男42例,女14例;其中因病情发展死亡9例,自动出院11例,其余36例均拔管后好转出院。 护 理01环境管理
病房内空气消毒病室应保持室内整洁,适宜温度(20℃)、湿度(60%)。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每次30min,每天2次。每日湿拖地面2次。对室内物体擦洗清洁每天1次或2次,尽量减少病室流动人员。02气管套管的固定
气管套管要固定牢固,应经常调节固定带松紧。松紧度以带子与颈部可放一手指为宜。固定带子太松套管容易脱出,太紧病人不舒适。03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后病人应低半卧位或侧卧位,头、颈、躯干保持在同一轴线上,预防因位置不正,套管末端压迫气道壁,造成器官损伤出血。定期更换体位,呕吐者以侧卧为主,体位不宜变动过多。护理人员应15min~30min观察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皮肤颜色及手术创面有无出血或渗血。如果手术创面有出血或渗血应及时清洗伤口和更换敷料,切口少量出血属正常,一般于手术24h后减少。若切口有活动性出血或出血量较大,应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再次手术结扎止血,以免流入气管增加感染机会。另外,还应注意观察有无术后并发症:如皮下气肿、气胸等。04加强无菌技术管理
切口辅料每天更换1次,如有污染及时更换;口腔护理每天2次;消毒气管套管内管每天3次或4次;雾化吸人每天2次;吸痰用品每天消毒1次,吸痰管应吸1次换1次。05加强气道湿化
气管切开后,呼吸道加温加湿功能丧失,纤毛运动功能减弱,造成分泌排出不畅,因此,进行人工加温加湿以保护呼吸道黏膜纤毛及腺体的正常功能是非常必要的。吸入的气体温度要在32℃~36℃,相对湿度为%,24h湿化液量至少mL。湿化液常用祛痰合剂20mL~30mL+庆大霉素8×U+α糜蛋白酶5mg或0.45%盐水20mL~30mL+庆大霉素8×U+α糜蛋白酶5mg,痰多且黏稠不易吸出可加氨溴索15mg~30mg+地塞米松5mg。湿化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持续气管内滴人法将头皮针去掉针头,管端插入气管内3cm~5cm,根据痰液黏稠度,调节滴速6mL/h~8mL/h;气管套管内雾化吸入每天2次或3次;生理盐水湿化的纱布覆盖于套管口,应注意纱块的厚度,定期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均匀喷洒湿化纱块。06及时彻底吸痰
吸痰前先翻身叩背,痰液黏稠者可先湿化后再吸痰,吸痰时要动作轻柔,应旋转吸痰管吸痰,防止吸力过大或动作过猛,吸痰管插入深度约20cm,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s。07饮食护理
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往往病情危重,饮食护理是重要环节。术后进食前应先将床头摇高15°,鼻饲食物以牛奶、稀面糊、菜汤、果汁、肉沫羹为佳,同时注意维生素的补充,提高病人抵抗力。08拔管护理
拔管应在病情稳定,呼吸肌功能恢复,咳嗽有力,能自行排痰,解除对气管切开的依赖心理时,才能进行堵塞试验。堵管时,一般第1天塞住1/,3,第2天塞住1/2,第3天全堵塞,如堵24h~48h后无呼吸困难,能入睡、进食、咳嗽即可拔管。拔管后的瘘口用75%乙醇消毒后,用蝶形胶布拉拢2d或3d即可愈合,愈合不良时可以缝合。早期拔管可降低气管感染、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体 会
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术后护理的关键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呼吸道损伤及防止呼吸道感染。护理人员必须提高自身专业技术知识,加强工作责任心,有计划有重点地保持气道通畅,执行无菌技术原则及加强空气消毒,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异常情况,从而避免气管切开病人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治愈率。
本文摘自《CHINESEGENERALPRACTICENURSING》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投稿邮箱:xvdangood.北京白癜风医院可以治疗吗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