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鼻在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1概述

1.1概念

人工鼻又称温—湿交换过滤器(HME),有数层吸水材料及亲水化合物制成的细孔网纱结构的过滤器,它能模拟鼻的功能,将呼出气体中的热和水汽收集并保留下来,吸气时气体经过人工鼻,以湿热温化的状态带入气道内,保证气体获得有效适当的湿化。同时,它对细菌有一定的过滤作用,能降低管路被细菌污染的危险性。

1.2方法

用生理盐水将人工鼻内部吸水材料充分湿化后,一端与气管插管连接,一侧孔与吸氧管连接,调节氧流量3L/min左右。人工鼻每天更换一次,如有痰液堵塞及时更换。

2人工鼻应用相关研究

2.1气道湿化功能

根据美国呼吸护理协会加温、加湿的判断标准,适宜的加温温度为(33±2)℃,适宜的加湿绝对湿度为29mgH2O/L~32H2O/L,印春明等研究证明,应用人工鼻可使气道内温度基本上保持在29℃~32℃,绝对湿度保持在29mgH2O/L~32H2O/L的较高范围,与传统气道管理方法比较人工鼻有明显优势,不易出现湿化过度或湿化不足。应瑛]研究发现,人工鼻湿化组与传统湿化组痰液粘稠度比较优于传统湿化组,差异有显著性。杨慧等对5例气管切开患者给予人工鼻吸氧。患者气道通畅,湿润,无痰痂干结现象,无需加强湿化。

2.2观察指标

杜春艳等研究证明使用人工鼻可减少护理时数、肺部感染率,缓解呼吸及心率过快。应瑛研究发现应用人工鼻可减少日吸痰次数、呼吸道刺激征,使痰培养阳性率降低。

3优越性

(1)提供适宜的温湿度:人工鼻作为被动型湿热交换器,能模拟人体解剖湿化系统,具有适度湿化,有效加温和滤过功能,气体吸入接近生理状态;

(2)提供有效的滤过:吸入气体经过过滤网滤过后吸入,阻挡了大颗粒菌尘,增加了吸入气体的洁净度,减少了外部细菌的侵入以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3)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由于吸入气体的洁净度、温度、湿度接近生理要求,痰液分泌量减少,湿化不足、湿化过度、呼吸道刺激征等并发症减少;

(4)降低院内感染率:人工鼻与气管套管衔接紧密,翻身、咳嗽不易脱落,患者痰液不会外溢,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由于吸痰管直接从人工鼻吸痰孔插入,不用将人工鼻反复拔出,既不会中断供氧,又不增加感染机会;

(5)减少护理时数:人工鼻湿化后,痰量和吸痰次数减少,同时由于人工鼻直接接在气管套管上,减少了湿化、滴液、更换纱布、更换导管等工作量,减轻了护理工作量。

4护理

(1)人工鼻只是利用患者呼出气体来湿热和温化吸入气体,并不能额外提供热量和水分,对于脱水、低温和肺部疾患引起的分泌物潴留者效果欠佳。

(2)严格无菌操作,人工鼻应每24小时更换一次,被痰液污染或堵塞者应及时更换。人工鼻清洁消毒后其中的氯化锂海绵将失去温化、湿化和滤过作用,故不能重复使用。

(3)使用人工鼻时应严密观察呼吸节律、频率、SPO2、HR;及时听诊双肺呼吸音,定时监测PaO2、PaCO2,注意缺氧及窒息表现,出现异常时,应检查人工鼻是否通畅,并及时清除气道内分泌物。

(4)监测湿化效果,人工鼻内壁可见的水珠越多,证明湿气产出量高,湿化效果好。

(5)观察患者痰液的量和性状,如患者气道内出现大量分泌物时,应暂停人工鼻。人工鼻不适宜气道分泌物多而稀薄且咳嗽反射强烈的病人,因其气道阻力增加,对小儿、严重肺功能不全等不能耐受通路中阻力增加者慎用。

(6)在使用人工鼻期间,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是十分重要的。护士应主动了解患者的心理,认真倾听患者的陈述,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并详细介绍该治疗的方法、目的、并发症,经常鼓励患者,对其配合表示肯定,强调坚持的重要性。

5小结

综上所述,人工鼻能够显著提高人工气道的管理效能,降低肺部感染率,并减轻了工作量,虽有一定禁忌,但还是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本文整理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投稿邮箱:marketing

xukemed.cn您可长按上图识别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mrc.com/wahl/114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