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

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

抢救过敏性休克患者必须迅速及时;分秒必争;就地抢救;转危为安。

(一)立即停药,就地抢救。

病员采取休克卧位,给以氧气吸入并保温。在病员为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并密切观察病员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瞳孔变化。

(二)给予抗过敏药物

①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0ml,小儿酌减。症状如不缓解,可每20~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

②地塞米松5~10mg氢化可的松mg加50%葡萄糖液ml静推或加入5~10葡萄糖液ml内静点。

③抗组织胺类药物:选用异丙嗪25~50mg或本海明40mg,肌内注射。

(三)抗休克治疗

①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可给予低分子右糖酐ml或4%碳酸氢钠加入5%葡萄糖液内静点。

②如血压仍不回升,须立即静脉输入5~10%葡萄糖液ml,内加入去甲肾上腺素1~2ml,或多吧胺20mg。根据血压调节滴速,一般每分钟30~40滴(小儿酌减)

③加大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的计量加糖液内静点。

④针刺人中、十宣、涌泉、足三里、曲池等穴。

(四)呼吸受抑制时可给予可拉明、洛贝林、苯甲酸钠卡啡因等呼吸兴奋剂肌肉注射,必要时施行人工呼吸;急性喉头水肿窒息时,可行气管切开术;如出现呼吸停止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准备插入气管导管控制呼吸,或借助人工呼吸机被动呼吸。

(五)心脏骤停时立即施行体外心脏按摩术;心腔内注射0.1%盐酸肾上腺1ml;必要时可行胸腔内心脏挤压术。

(六)肌肉瘫痪松弛无力时皮下注射新斯的明0.5~1.0ml。但哮喘时禁用。

(七)过敏性休克诊断要点

过敏性休克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多脏器累及症群。过敏性休克的表现与程度,依机体反应性、抗原进入量及途径等而有很大差别。通常都突然发生且很剧烈,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本病发生很快,因此必须及时作出诊断。凡在接受(尤其是注射后)抗原性物质或某种药物,或蜂类叮咬后立即发生全身反应,而又难以药品本身的药理作用解释时,应应马上考虑到本病的可能,故在诊断上一般困难不大。但应除外如下情况。

1.迷走血管性昏厥(或称迷走血管性虚脱,vasovagalcollapse)多发生在注射后,尤其是病人有发热、失水或低血糖倾向时。患者常呈面色苍白、恶心、出冷汗,继而可昏厥,很易被误诊为过敏性休克。但此症无瘙痒或皮疹,昏厥经平卧后立即好转,血压虽低但脉搏缓慢,这些与过敏性休克不同。迷走血管性昏厥可用阿托品类药物治疗。

2.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症(hereditaryangioedema)这是一种由常染色体遗传的缺乏补体C1酯酶抑制物的疾病。患者可在一些非特异性因素(例如感染、创伤等)刺激下突然发病,表现为皮肤和呼吸道粘膜的血管性水肿。由于气道的阻塞,患者也常有喘鸣、气急和极度呼吸困难等,与过敏性休克颇为相似。但本症起病较慢,不少病人有家族史或自幼发作史,发病时通常无血压下降、也无荨麻疹等,据此可与过敏性休克相鉴别。过敏性休克的特异性病因诊断对本症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唯进行过敏原检测应该①在休克解除后;②在停用抗体克及抗过敏药物后;③如作皮肤试验,最好必要的抗休克药物。少数皮试阴性患者仍有发生本症的可能。

创伤性休克急救护理

创伤性休克伤员10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在13~65岁,平均年龄39岁。2例死亡,8例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80%,本组以车祸伤为主。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现场紧急处理

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抢救顺序应以先处理致命损伤,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维持心肺脑基本功能,预防多脏器功能衰竭。如心跳呼吸骤停,要立即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早期除颤,提供有效呼吸,维持循环功能。

体位安置:对轻症或中重度病人在不影响急救处理的情况下,协助病人处于舒适卧位,对于危重患者应予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怀疑颈椎损伤者除外)。

开放气道,加强呼吸道护理:对严重创伤的病员窒息、呼吸道阻塞如不迅速解除将是致命的,此外要给予畅通气道。胸部创伤后窒息是现场和转送途中伤员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紧急人工气道建立是解除窒息的关键一步,对呼吸心跳骤停、呼吸衰竭的患者首先气管插管畅通气道;对颈椎骨折头不能后仰者,应行气管切开术,对无法插管口咽部梗阻者可行环甲膜切开穿刺术。

控制出血:在创伤中因大出血引起休克占首位,因此控制出血是抢救创伤性休克的紧急措施。一般可用敷料加压包扎止血,有活动性出血者用血管钳夹住出血点或结扎止血,如以上方法有困难者可上止血带,止血带可使肢体远端血运完全断绝,因此必须记录使用时间,每隔30min松解1次,每次松带约3min,以免肢体坏死,止血带累积使用时间不超过4h.

有骨折者给予简单而有效的固定,以减少骨折断端活动,防止血管神经进一步损伤和减轻疼痛,有利于防止休克的发生和加重。迅速补充血容量是抢救外伤性休克的重要措施,创伤性休克的病人是创伤与失血并存,因此,在初步止血的同时,应建立静脉通道。综合考虑院前的时间限制,严密观察病情,做好边抗休克边转运的准备。

后期观察护理国家医考网论坛bbs.guojiayikao.







































商业地产这行做久了你有这些职业病吗
去黑眼圈缓解眼疲劳蒸汽热敷眼罩随时随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mrc.com/ways/108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