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作为创伤性的人工气道,目前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挽救病人生命起了重要作用。为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能早日恢复健康,做好对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气管的正常生理状态,以及留置管道的时间比较长,易发生并发症。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气管切开后要如何进行居家护理。
心理指导
气管切开后的患者不能发声,导致沟通障碍,病人常有焦急、烦躁等心理反应,为了消除患者的心理不适,可采取如下措施:1.可教给病人一些简单的哑语。如大拇指-大便、小拇指-小便、食指-饥饿、中指-口渴、鼻翼耸动-吸痰,闭合双眼-睡觉等。2.可给病人备有写字板、纸和笔等,用文字表达患者的需求。3.病人虽不能说话,但在家里应主动与病人交谈,有预见性解决病人的需要,用眼睛与病人交流,从病人眼神中判断病人的生理需求。
休息指导
室内保持清洁,空气新鲜,温度尽量控制在18℃-22℃。每日更换两层湿盐水纱布遮盖套管口,防止灰尘及异物吸入,防止干痂形成。患者体位不宜变动过度,翻身时,头、颈、躯干保持在同一轴线转动,避免套管活动或脱出造成的刺激或呼吸困难。告知家属,小儿或神志不清患者有可能自行拔出套管,要约束其手臂。
饮食指导
鼻饲时应抬高患者床头30°-45°,时间为30-60min。鼻饲应以牛奶、稀面糊、菜汤和肉末羹、果汁为好,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注意维生素的补充,提高患者的抵抗力。鼻饲量每次不应超过ml,间隔时间不少于2h,温度保持在38℃—40℃。推速应缓慢,同时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如果发现食物从气管咳出,应立即吸出气管内食物,减缓进食速度并检查是否出现气管食管瘘。进食后1h内不翻身、拍背、吸痰。
口腔指导
气管切开患者咳嗽和吞咽都有不同程度障碍,口腔分泌物不易自行排出。因此应做好口腔护理,防止病原体下移引起呼吸道感染,尤其引起吸入性肺炎。每天口腔护理两次,应根据口腔PH值选择清洗液,PH值高选用2%~3%硼酸溶液擦洗,PH值低选用1%~4%碳酸氢钠擦洗,PH值中性时选用1%~3%双氧水或生理盐水擦洗。研究发现,0.01ml口腔分泌物中有—个细菌,因此加强口腔护理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管道指导
如何预防套管脱出?
套管过短或固定套管带子过松,均可导致外管脱出。应该每天检查套管绳的松紧度和套管是否在气管内。
套管阻塞或脱出的处理:
(1)内套管阻塞:迅速拔出内套管,清洁后再放入,呼吸即可改善。(2)外套管阻塞:滴入抗生素药物,吸出管内深处痰液,必要时更换。(3)外套管脱出:立即将原套管再度插入气管内。
注意:
如患者在家出现呼吸困难并持续加重,应立即通知医生,医生会根据严重程度给予及时处理,必要时行胸腔穿刺或闭式引流排出积气。
在家应注意些什么呢?
1.注意颈部位置和套管位置,保持套管在自然正中位,以防位置不正,套管末端压迫气道壁,造成气道损伤出血。
2.气管套管要固定牢固,应经常调节固定带松紧。
3.清洗套管视分泌物的多少和粘稠度来清洗,每天至少清洗消毒两次,取出内套管时间不宜多于半小时。患儿夜间需再消毒一次。
4.教会病人正确咳嗽,让病人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先进行几次深呼吸,再深吸气后保持张口,用力进行两次短促的咳嗽,将痰从深部咳出。
5.鼓励病人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食物,保证足够水分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