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是一种经口、鼻或直接经气管置入导管而建立的气体通道,人工气道呼吸机通气是纠正病人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防止体内二氧化碳(CO2)潴留的重要措施,是抢救危重病人维持肺部功能的重要治疗方法。但是由此产生的气道感染,气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做好呼吸机通气中的气道护理是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一般资料
某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建立人工气道使用呼吸机病人81例,其中男49例,女32例;年龄25岁~71岁,平均45岁;使用呼吸机平均时间为4.5d,气管插管50例,气管切开31例,其中肺挫伤15例,重症肺部感染4例,呼吸衰竭5例,癫痫持续状态10例,脑出血及颅内血肿36例,酒精中毒11例。护理
2例病人插管后给予高流量的氧气吸人(氧流量6L/min),血氧饱和度达90%以上。9例病人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选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或控制通气的方式,潮气量以6mL/kg计算,控制通气时呼吸频率每分钟12次,然后根据血氧饱和度的值调整氧气浓度。结 果
2例未使用呼吸机的病人插管时间12h,除出现呼吸道干燥、交流障碍外,无其他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痊愈出院。9例使用呼吸机的病人中7例痊愈出院,2例死亡,死亡原因为呼吸衰竭。其中1例气管插管阻塞,呼吸机使用无效,经抢救更换气管插管后效果不佳导致死亡;1例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下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死亡。使用呼吸机时间最短12h,最长7d。护 理1气管插管导管固定及气囊充气①插管前要检查气囊是否漏气,口腔气管插管时应防止病人牙齿损伤气囊造成漏气。插管成功后,调整插管至合适位置,放上牙垫,将气囊缓慢充气5mL~7mL,气囊压力不超过25mmHg(1mmHg一0.kPa),将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以寸带固定气管导管及牙垫,也可用绷带将其绑定后绕头部一圈打结固定。气管导管及牙垫要固定妥当,防止上下移动。护理过程中尤其应注意观察门齿假牙取出的老年病人及烦躁病人的牙垫位置,防止老年病人牙垫固定不牢,移位至咽喉部压伤口腔黏膜,烦躁病人牙垫移位后将导管咬合而影响通气。②将牙垫和气管插管固定后,测量气管插管刻度并且做好标记,经口气管插管者应从气管插管外口到门齿的距离测量,一般插管深度为21cm~23cm,记录的气管插管刻度要班班交接,防止插管滑入一侧气管内,造成单侧肺气肿或肺不张,产生不良反应。在翻身和进行护理操作时,要注意防止气管插管过度牵拉,引起气管插管的脱出和移位。③气囊定时放气是不需要的,但要非常规性的放气和调整,主要依据:①气囊放气后1h内气囊压迫黏膜毛细血管难以恢复,气囊放气后5min不可能恢复局部血流;对于机械通气条件较高的危重病人,气囊放气将导致肺泡通气不足,危重病人往往不能耐受气囊放气;常规定时放气充气,易使医护人员忽视充气容积或压力的调整,反而易出现充气过高或压力过高,所以不需常规放气充气,但非常规放气和调整是十分必要的。2气管切开01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
为防止气管切开套管的脱落,用寸带系于病人颈部做固定,松紧以能伸人1根或2根手指为宜。02气管切口的护理
气管切开套管应保持清洁,无痰痂,切口周围的纱布垫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更换气管切开套管纱布垫1次~2次,有污染时随时更换,以防切口感染。3人工气道吸痰护理
保持气道内通畅,加强气道湿化,正确气管内吸痰,注意无菌操作。01正确气管内吸痰
对呼吸机通气病人人工气道进行吸痰时,使用吸痰一湿化一扩肺一吸痰一扩肺或者吸痰一扩肺的方法,可以提高吸痰效果,减少肺部相关并发症,在吸引气道分泌物时应鼓励病人咳嗽,以吸出深部分泌物,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0s~15s,成人吸引负压以不超过0.kPa为宜,吸痰前评估病人缺氧的耐受性,单人操作吸痰效果较好,单人操作吸痰前后均给予纯氧吸人1min~2min,双人操作时,吸痰毕可用简易呼吸气囊在氧流量6L/min~8L/min下膨肺2次或3次。吸痰时注意观察呼吸状态、呼吸频率、节律,是否有发绀,严格执行正规吸痰程序,一般先吸引气管内分泌物,后吸引曰鼻腔分泌物,吸痰前后结合翻身叩背使痰液从周边肺野流向中心气道便于吸出,吸引管插入深部即碰到阻力或出现咳嗽反应时,退出1cm再提供负压,吸痰管选择直径小于气管插管内径的1/2,长度40cm~45cm,要达到一定深度才能把气管深处的痰液吸引干净,在吸痰过程中,如果出现心率加快或减慢,血氧饱和度(SpO2)大幅度下降,病人面色发绀等,应立即停止,迅速接呼吸机辅助给氧。02注意气道湿化
保持室内温度18℃~22℃,湿度在50%~60%,气道湿化水温32℃~35℃,24h耗水量不应少于mL,采用间断注入或雾化吸入的方式湿化。03注意无菌操作及呼吸机管路管理
吸痰器吸引连接管每天更换,吸痰管每次更换,吸痰时遵循先气道后口腔的原则,避免因呼吸道分泌物清理不彻底而造成感染,呼吸环路是细菌聚居的重要部位,呼吸机积水杯中的冷凝水应及时倾倒,呼吸机管道有污染要及时更换,病人每24h做1次呼吸机管路相关部位的细菌培养,如培养出细菌,需及时更换呼吸机管道。4密切监测呼吸机的运作
保持呼吸机管道通畅,注意观察通气量和气道压力显示,倾听呼吸机运转声音,保证呼吸机的正常运转,常见呼吸机的报警原因:①分钟通气量减少,电源中断和压力降低,管道接头或气管插管漏气时,表现为每分通气量减少,应注意查明漏气部位。②气道雎力过高,气道内阻力增加时,表现为每分通气量减少,吸气压增高,应及时吸痰清理呼吸道,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③人机不同步,病人因疼痛、体位不适或低氧血症而致烦躁,与呼吸机不同步时,及时分析原因,可遵医嘱调整呼吸机参数或给予镇静剂。5心理护理
应对病人耐心细致解释并给予精神安慰,增加其治疗信心,向病人说明呼吸机通气的目的与需要配合的方法,询问病人的感受,可做一些卡片多与病人交流,减少其恐惧,尤其对一些意识清醒或者烦躁不安、含管不耐受的病人,更应加强心理护理,同时注意约束病人肢体,镇静治疗,防止意外脱管或者管道移位。讨 论
人工气道呼吸机通气病人,大多体质差,肺内分泌物较多,尤其长期使用呼吸机通气,痰液易坠积结痂,脱落而阻塞气道,同时易继发或加重肺部感染、肺不张,且病人病情严重,复杂多变,易引起各种并发症。因此做好病人气道的管理就尤为关键。应加强人工气道管道的固定、湿化,注意无菌操作,加强消毒隔离观念,掌握正确的吸痰操作,重视膨肺的重要性。密切观察呼吸机的运转,及时处理报警,加强呼吸机管道的护理,加强心理护理,床头抬高30°。本文摘自《全科护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投稿邮箱:xvdangood.白癜风该怎么治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