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肺部病变的特点为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这种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二、慢阻肺的危害
1.慢阻肺已成为仅次于脑血管病、肿瘤、心脏病的世界第四致死原因,预计到年,全球慢阻肺死亡率将上升到第3位,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2.慢阻肺如果治疗不规范或病情反复发作,在几年之内就可发展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导致心肺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的功能衰竭。患者会较早丧失劳动力,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三、哪些因素容易导致慢阻肺的发生
吸烟与被动吸烟,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及其他有害烟雾的浓度过大或接触时间过长,空气污染,感染,人口老龄化,遗传因素,平均海拔高度、潮湿寒冷、雾霾等也与慢阻肺的发病有关。
四、患了慢阻肺身体会有哪些变化
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常伴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精神抑郁/焦虑等,合并感染时可发热,咳嗽频繁者可咳血痰等。中晚期患者轻微活动甚至静息状态时都感气紧、心累、水肿。晚期多器官功能衰竭。
五、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自我照护
1.避免诱因、预防发作:改善生活环境,避免有害气体刺激,尤其应戒烟,并避免被动吸烟。
2.避免受凉感冒。
3.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六、坚持长期家庭氧疗
大量研究表明慢阻肺患者坚持长期家庭氧疗后血气分析中的平均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年平均住院次数、住院费用支出、住院天数等均有明显改善。方法:每天吸氧时间不少于15小时。
七、学习“呼吸操”,战胜“慢阻肺”
“呼吸操”可以帮助患者增强呼吸功能、锻炼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提高运动耐力、改善气体交换,并减轻精神压力和紧张情绪。
1.腹式呼吸患者取立位、坐位或平卧位。两手掌分别放于前胸部与中腹部,用鼻缓慢吸气时膈肌最大程度下降,腹肌松弛,感腹部手掌向上抬起,胸部手掌原位不动,抑制胸廓运动;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手掌下降,帮助膈肌松弛,膈肌随胸腔内压增加而上抬,增加呼气量。可同时配合缩唇式呼气法。
2.缩唇式呼气法患者呼气时腹部内陷,胸部前倾,将口唇缩小(呈口哨样),尽量将气呼出,以延长呼气时间,同时口腔压力增加,传至末梢气道,避免小气道过早关闭,提高肺泡有效通气量。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尽量深吸慢呼,每分钟7-8次,每次10-20分钟,每天训练2-3次。
八、遵医嘱规律应用支气管扩张剂或其他药物
常见有吸入治疗和口服药治疗。
九、慢阻肺伴呼吸衰竭稳定期的患者应进行家庭无创通气治疗。
长期家庭无创机械通气结合长期家庭氧疗可以改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同时减少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频率及医疗费用支出,对患者的预后也有益。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好在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