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无创经气道咳痰机对ICU内行气管切开、机医院感染、改善预后的价值。方法以我科收治的因各种原因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治疗组与对照组,分析两组在治疗两周后的呼吸力学参数、氧合状况、医院感染等相关指标,探讨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呼吸力学参数及氧合情况改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无创经气道咳痰机对预防ICU医院感染的发生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咳痰机;气管切开;医院感染
为长时间留置人工气道,ICU内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机脱机困难的患者通常需行气管切开手术。但气管切开使得患者呼吸道黏膜屏障作用降低,呼吸道分泌物水分严重丢失,分泌物引流不畅,易发生肺部感染,院内感染率通常高达20%以上。为探讨无创经气道咳痰机对医院感染的作用,选择我科相应病例,进行临床观察与对照,通过统计分析,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年3月至年3月,我科收治的各种原因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患者,共计97例,其中男性50例,年龄(70.1±9.0)岁;女性47例,年龄(73.2±75)岁。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应用经气道咳痰机的54例患者纳入治疗组,同期未使用经气道咳痰机的43例患者为空白对照组。纳入标准:①临床诊断明确,行机械通气后脱机困难,符合气管切开指征;②气管切开后因气道自洁能力低下导致拔管困难者;③反复发生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呼吸道并发症,或呼吸道出现细菌定植。排除标准:①存在应用经气道咳痰机的禁忌:处于创伤的应激期;合并胸部或其他部位严重创伤;合并其他脏器功能不全危及生命者;②家属或其他原因导致无法使用经气道咳痰机。
1.2方法治疗组及空白对照组均采取机械通气、抗感染、体位引流、气道湿化、手卫生等常规治疗措施。其中治疗组应用经气道无创咳痰机。总结两组患者治疗两周后的临床资料,随机对照,经统计学分析,探讨治疗效果。监测指标包括:①呼吸力学参数:吸气压、气道阻力、肺顺应性;②氧合状况:氧合指数、机械通气时间;③感染相关指标:医院感染发生率、痰培养结果。
1.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用SPSS12.0软件处理。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数据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显著性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确定统计结果存在差异。
2结果
2.1观察对象的一般性资料治疗组纳入男性29人,女性25人,平均年龄(68.9±8.6)岁,平均APACHE-II评分(24.6±6.3)分。对照组纳人男性21人,女性22人,平均年龄(72.2±7.9)岁,平均APACHE-II评分(23.8±5.5)分。经统计检验,两组患者的一般性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特征,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2.2经气道咳痰机治疗效果的统计对照分析见表1。
3讨论
气管切开是ICU内患者建立人工气道的方式之一,尤其针对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导致呼吸机脱机困难,需长时间保留人工气道,便于实施机械通气及痰液引流。而气管切开的实施对气道完整性及连续性造成了破坏,气道内不显性失水增加,易造成呼吸道水分降低、分泌物增加,气道纤毛对细菌的清除作用大幅降低,为病原菌的入侵提供了条件。同时,ICU科室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呛咳反射减弱等问题,导致机体无法通过自身反应控制病原菌的入侵,易于使各种病原菌沿气道管壁向下蔓延,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风险极高。有研究指出,医院感染的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占优势,且多为耐药菌株,而住ICU患者医院感染,将明显增加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
美国医疗保健改善研究所(IHI)针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常见危险因素,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制订了集束化干预策略,包括:①床头抬高30°-45°;②持续镇静患者实行每日唤醒;③预防深静脉血栓;④预防消化性溃疡;⑤每日口腔护理。一些研究已经表明,IHI集束化策略单独应用或结合其他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其他相关研究指出,充分的痰液引流亦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实施手段。但气管切开患者通常因长期卧床造成肺不张等并发症,痰栓堵塞气道,难以充分引流痰液。而常规的机械吸痰难以吸出主支气管以下的痰液,加之气管黏膜受到吸痰管的直接刺激,难以达到充分的吸痰效果。经气道无创咳痰机的工作原理是根据人体生理模仿咳嗽时呼吸系统的运动过程,交替给予正压支持和负压吸引。正压吸气使气管、支气管扩张,增加患者的隔肌运动,增加肺泡通气,使痰栓松动;负压呼气,肺泡内压增高使肺内气流高速排出,同时推动痰栓向大气道移动,使之易于咳出。经气道无创咳痰机一般通过面罩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患者,辅助其痰液排出。本研究将该设备应用于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患者,通过气切套管直接与设备连接,每日定时行机械辅助排痰治疗,患者获得明显治疗效果。本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者呼吸力学参数明显改善,吸气压、气道阻力明显下降,肺顺应性明显好转。因呼吸力学状态的改善,从而使治疗组患者的氧合指数上升,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
从感染的角度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机械通气患者中最为常见而又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则易造成患者脱机困难,从而延长患者入住时间、增加住院费用,严重者甚至威胁生命,最终导致死亡。而本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应用经气道咳痰机,治疗组患者痰液引流得到有效改善,尤其集聚于下肺深部的痰液易于排出,医院感染发生率、痰涂片/培养细菌阳性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结果有显著差异。如:ICU内常见的颈髓损伤截瘫或脑卒中、脑外伤等患者,因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肋间肌群无力、气管平滑肌蠕动减弱,发生咳嗽反射消失,气管分泌物清除能力下降;同时由于吞咽功能障碍导致误吸,最终使患者反复发生肺炎或肺不张。因此对此类患者需要长期采取人工辅助吸痰措施,从而导致住ICU时间的延长。如何更有效改善此类患者痰液引流是我们后续研究值得北京请问治疗白癜风多少钱白癜风有遗传吗